• 42阅读
  • 0回复

谢添谈《那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09
第4版(文化生活·体育)
专栏:百家艺话

  谢添谈《那五》
寸丁谷
北京电影制片厂和天津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连续剧《那五》试映后甚获好评,笔者为此走访了该剧总导演谢添,请他谈谈该剧的创作经过和艺术追求。
谢添说,《那五》表现的虽是一个没落八旗子弟的性格和命运,乍看似乎题材很旧,也很“偏”,不易引起当代观众的兴趣。但细一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和经历却有相当强烈的现实感,今天的观众看来并不会觉得陌生。似旧实新,这就使这个“偏题”有了与当代观众沟通的基础。
(观众确被吸引了。您是怎样拍的呢?)
简单地说,就是要像拍电影那样来拍电视剧。从剧本修改到选择演员,实地拍摄到后期制作,我们都采用了拍电影时的工作方式和标准,力求严格、细致。看来确有成效。这与中央电视台和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作家邓友梅对我们剧组人员的充分信赖是分不开的。我们这次合作很愉快。
(这部戏演员阵容的齐整给人印象很深,由此可知演员选择的严格和恰当。关于主人公那五选定相声演员冯巩饰演,您当初的设想如何?)
我在初读剧本的时候,脑子里的那五就跟冯巩很接近。冯巩在形象、气质上有担任这个角色的条件,只是相声表演与电影表演距离很大,要一次跨过,又的确很难。这也正是不少人对他出任“那五”表示怀疑、担忧的原因。但他有灵气,也很用功,后来果真不负众望,连跟他演对手戏的电影演员倪萍都觉得意外。
(演员的成功里就包括着导演的成功。这部戏里有大量的喜剧情节,但全剧又不单纯是喜剧。请问你如何看待全剧风格和样式的统一问题,又是怎样处理的?)
我看首先要从人物出发来看这个问题。那五的性格有很鲜明的喜剧色彩,但他的命运又是充满悲剧性的,可以说这是一个很独特的悲喜剧人物。这就决定了围绕他展开的情节不可能是一喜到底,或者一悲到底,而必定是悲喜交融,亦喜亦悲。所以只能以人物性格和命运为线索才能真正统一全剧,不能为样式而样式,为风格而风格。那样也许形式上统一了,内容却割裂了。
(《那五》在风格样式上也很有新意。整个戏看来情趣盎然,通俗生动,又使人感到格调很高,体现了一种朴实而严肃的美学追求。我想观众一定愿意听听您的想法。)
喜剧向来是我的一大爱好,雅俗共赏更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但我认为喜剧固然应该让观众笑,这笑却只是喜剧的手段和效果,而不是目的。这种手段应该用得自然,让观众笑得舒服,并且有所回味。如果为制造廉价的喜剧效果,靠庸俗噱头甚至低级趣味强求观众的笑,那就不光不是喜剧,首先就不是艺术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