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农村学生两种眼光看读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15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我看“新的读书无用论”

农村学生两种眼光看读书
中央讲师团河南分团 廖晓英
农村中学生如何看待新的“读书无用论”呢?从河南卫辉师范学校192班(一年级)学生的观点中可以略见一斑。他们来自新乡地区的卫辉市、辉县市、获嘉、长垣、封丘、延津等地,这些县市农村的中小学生辍学务农、经商、打工的状况相当严重。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学生们就寒假期间的所见所闻,开展了一次对“新的读书无用论”的讨论。
    若要富 需技术 往远看 快读书
张素伟(延津县林乡):寒假回家,闻听过去的同学都不上学了,问其原因,回答说:读书没用,挣不了大钱。我感到他们的目光太短浅。读书到底有无用处呢?
现在的人爱算经济帐,谁挣钱多谁有能耐。如果一个高中毕业生和一个小学毕业生同去致富,谁的信息灵呢?谁致富得快呢?如果让一个有知识的人和一个文盲去学一项新工作,谁又学得快呢?
读书并非无用,读书是干事业的基础。
李凤霞(辉县市百泉乡):我们毕业以后是当小学教师的,自己有了文化知识,才能传播给学生。如果自己根本没有文化知识,怎能教学呢?一个有知识的人和一个没有任何知识的人的言谈举止也是大不一样的。知识还能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放假回家不看书,总觉得精神空虚,而在学校读书,虽然劳累,但精神很充实。
孙静波(辉县市城关镇):初中时,我做英语作业遇到难题,很想请求父母帮助,但他们不懂。这时我就想,做父母的如果不能为自己的孩子解决困难,心中一定不好受。所以,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家长,也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仅从这一点来看,我就认为读书是有用的。
任艳普(长垣县恼里乡):读书是有用的,因为读书是为了自己的远大前途,而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若不读书,一字不识,即使出门挣钱也是很困难的。
有人认为读书无用,那为什么国家还拿出那么多资金来办学校呢?有人认为不能升学,回家务农,读书是白费劲。难道种地就不需要文化吗?没有文化的人连每亩地用多少化肥都不知道,怎能种好地呢?
屈永军(卫辉市孙杏村乡):农村科学种田、发展乡镇企业、发家致富都需要科学知识。如果将来回家务农,我们可以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行科学种田。学点知识总比不学强,人不要落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地步。
    万元户 不用书 读书苦 少出路
丁玉霞(辉县市城关镇):我的舅舅上高中时一直是班上的拔尖生,因为家里有困难,没能参加高考,结果,还不是在家里劳动?学习的知识一点没用上,现在已忘得一干二净。这样看来,读书又有什么用呢?
贾靓(封丘县赵岗乡):一方面,读书是很有用的,如果人人头脑里没有一点知识,那怎么能实现现代化呢?在农村种地、搞副业也都需要科学知识。但另一方面,读书又没啥用。比如说,我们那里有的万元户根本没读过书,可却能赚大钱,他们比教授要富得多。
郑富峰(长垣县张占乡):村里有人算过一笔帐:假如一个人上完三年初中再上三年高中,这几年至少要花去3000多元钱。如果不上学从现在开始挣钱了,一天就能挣十多块钱,这样到高中毕业时就能挣几万块钱了。就算他能考上大学,毕业后,工资加奖金不过百十来元。如果高中毕业回家务农,啥技术也没有,也只能耕地,所以读书没用。
高香玉(封丘县七城乡):我爸爸是名老教师,我们家兄妹5人有4人考上了中专或大学。在乡里人看来,我们家可谓“书香门第”了。可谁知我家的生活非常拮据呢?我的3个哥哥姐姐虽已工作,但工资仅能维持各自一家的生活。剩下爸爸、妈妈、二哥和我,只能靠我家里的五六亩地和爸爸的100多元工资生活。收的粮食只是够吃,想翻盖房子也没钱。父母为了让我们学习,从不指使我们下地干活。我不止一次地想:假如我们兄妹都不上学,在家劳动,那父母早就能坐下享福了。
周咏梅(长垣县孟岗乡):我在家常听母亲对哥哥叹道:看人家和你一般大的都有孩子了,你还考大学。考上大学也不包分配,净花钱,弄得家里连堂屋都盖不起,媳妇也说不上。为此,哥哥常常苦闷。有时,他和经商的同龄朋友在一起,看他们大手大脚地花钱,觉得自己很寒酸,这么大了,没给过家里一分钱,还靠父母养活,脸面上过不去。他几次想退学,可终究舍弃不了书本。这样,学也上不好,钱也没挣一分。
杨志伟(卫辉市拴马乡):我们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极差,教师当中有一些是刚上完甚至没上完初中的当地干部子女。教师们成天抽烟、喝酒,心不用在教学上。每逢节日还找借口向学生要钱,书杂费比别村的贵,大批的学生因没考上初中而回家务农。村里的初中生几年也没一个考上中专或高中的。我是因为转校到别村上学才考上了中等师范。村里人都说这学校是“白摆摊子”。在这样的学校中读书有用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