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一老翁堕入粪池,上前搭救者只有两位军人,请问:救人是军人“专利”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17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一老翁堕入粪池,上前搭救者只有两位军人,请问:
救人是军人“专利”吗?
李石元 方澜高
大凡做了好事的人,人们都称他为“活雷锋”,然而,这顶“桂冠”似乎都是留给军人们戴的。
2月28日上午,广州市望星楼宾馆前,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拄着拐棍在马路上行走。马路边有个化粪池,因为施工,上面的铁板盖被掀了个大窟窿,老人视力极差,一脚不幸,堕入了粪池。
“救人啦,快救人啦!”一位阿婆发现,大声疾呼。
马路上车水马龙,行人匆匆,不一会,粪池的洞口围满了人。可是,任凭老人在粪池中挣扎,却没有一个下去救的。几位摩登女郎还用手绢捂着鼻子,“嗯,真臭!真臭!”
这时,两位军人驱车路过此地,听说老人落入粪池,便立即停车搭救。他们拨开人群,一个军人首先跳入粪池,用手托起老人,另一个军人站在铁板上拦腰抱起老人。老人被救了出来,他们又根据提供的住址,把他送回家去。军人什么都没说,带着满身的寒冷和臭气驱车走了。他们身后自然留下一句最“时髦”的语言,“解放军,活雷锋!”
被救的老人名叫江发辉,今年73岁,是位退休的老工人。他家住沙河下江屋16号,一个儿子在香港,四个姑娘出嫁了。当记者来到他家采访时,老人感激地说,“多亏两位解放军,他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活雷锋,要不,我的老命完蛋了!”他老伴熊艳也是年逾古稀的人,搭上话说,“我知道,过去老人上街有人扶,坐车有人让,现在不行了,雷锋越来越少了。”“活雷锋救了我老伴,我们连句谢谢的话都来不及说,真对不住,你们一定帮我找着啊!”
几经周折,记者在广州军区第一通讯总站找到了这两位“活雷锋”,他们是少校教导员唐东联和中尉指导员石克仁。奇怪的是,“活雷锋”都不讲救人的事,却谈了许多发人深思的感想:
作为一名军人,一个公民,见死相救,见难相帮,是应尽的责任。别人该做的没有做,我们做了就称为“活雷锋”,有什么光荣?假如世上没有雷锋,假如我们不从化粪池路过,难道就忍心让老人活活淹死吗?
我们不明白,学雷锋20多年了,为什么有些人的道德水准还是那么低。据报载,在潍坊,一位少女被卡车撞成重伤,同行者在路上招手、作揖,哀求过往车辆停车救人,一连拦了几十辆轿车、面包车,竟无一人肯救,后来是一辆军车路过,才赶紧把她送到医院。在武汉,一位因受伤而被截肢的解放军战士,有次乘公共汽车,在全车无一人给生病老人让座的情况下,自己起来相让,竟被几个青年讥笑为“独脚雷锋降世了”。对这些丑恶现象,光靠舆论指责还不够,必须用立法来制裁。
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公德,不应成为解放军的“专利”。希望人人都有片爱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国人公德水平的提高,但愿“活雷锋”人人为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