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阅读
  • 0回复

沿海在发展,云南怎么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21
第3版(国内新闻·体育)
专栏:

  沿海在发展,云南怎么办?
本报记者 朱维群
在国家加快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中,云南这样的西南边陲省,应该如何因势调整、确立自己的发展谋略?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长和志强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来到人大会议上。
“对于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云南是全力支持的。”和志强对记者说,“沿海经济要发展,西南也要发展,这就涉及一个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合理调整布局、合理分配利益的问题。总的来看,我国东西部经济关系尚未完全理顺,有的矛盾还在发展,工作难度比较大。”
这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出身的纳西族省长说:“云南是吃中央财政补贴的省,但是云南平价调走的原材料价格差价多于国家的补贴。我们是顾大局的。我们希望国家逐步调整政策,增强西部自身发展的活力。我这次将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协商,例如,能否对某些原材料实行单项基数包干,超产部分给省里一些支配权。”
他认为:“有些同志常常笼统地谈工业布局重点放在东部好还是西部好。我认为还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区别论证为好,例如云南的磷矿石,每年大量外运加工就不如重点在本地加工合算。而橡胶工业,沿海加工业已形成格局,所占运力又不大,我就支持继续发挥沿海加工能力。当然,我们也应该发展加工业。西南与沿海应当在商品经济发展中寻求建立新的协作格局,单纯依靠国家行政指令来调节,越来越困难了。”
“沿海发展战略给人的重要启示就是,充分利用国际环境加快自身发展。我们不能不想到,海岸线是口岸,陆地边界为什么不能成为口岸?”这是和志强带到北京的第二个问题。
云南边境线4000多公里,在地理位置、经济结构和人文历史方面都具有开展对东南亚贸易的优越条件。云南省内历来靠东部的地区发展较快,而靠边境地区较慢。和志强指出:“多年来由于政治原因,云南边界成了一条死边界。这几年国际形势有利,我们与一些国家的直接贸易、其中大量是边境贸易逐渐增多,但要形成真正的内陆口岸,还需要国家拿出比较完备的政策。现在国务院对陆地口岸还没有一个总管机构,我们办每件事都得跑很多部门。我们提议国家重视解决这个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