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阅读
  • 0回复

两个热点:土地与价格——农业部长何康答中外记者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22
第3版(国内新闻·体育)
专栏:

  两个热点:土地与价格
——农业部长何康答中外记者问
本报记者 凌志军 朱维群
土地问题与农产品价格成为中外记者关注的两个热点。在七届人大二次会议21日下午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农业部长何康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英国路透社记者:别的社会主义国家,例如波兰,让农民自己买土地,中国有没有这种潮流?
何康:我们现在采取的是完善联产责任制,延长承包合同期。所有权是集体的,农民在土地上投资后,可以有偿转让使用权。对于需要长期开发的荒山荒地,我们已把承包期延长到50年,而且可以继承。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请问国家粮食收购价提高的幅度,能不能抵消生产粮食成本上升的幅度?
何康:这也是我们担心的,今年国家粮食收购价将提高18%,但生产资料上涨的幅度更高。实行“专营”就可以避免中间高价倒卖,使生产资料的价格稳定。同时在合同定购以外的粮食,农民可以按市价出售,得到部分补偿。
《经济日报》记者:有报道说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三大粮食进口国,而且还将成为最大的粮食进口国,请问你有何看法?
何康:1984年以前,我国粮食一直进口,每年在1000万斤以上,1985、1986年我们的粮食是净出口,1987年以后又成了净进口。由于去年的灾荒,今年进口更多一些。作为农业部长,我希望尽量少进口。
台湾《联合报》记者:请问中国需要进口多少粮食?
何康:这主要由商业部、经贸部负责。收成好,就不需要进口很多。
南斯拉夫《劳动报》记者:目前中国有些富裕地区的农民承包土地自己不种,雇贫困地区的农民来种,政府对此有何看法?
何康:对已经承包而不履行责任的农民,应按规定停止他的承包权力,把土地转包给更好利用土地的农户。今后我们将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不使土地荒废。
苏联《消息报》记者:据报道,过去40年中国失去了大量的耕地,也没有严格地管好现有的耕地面积,您作为农业部长,对这种形势如何估计?
何康: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中国40年来人均占有的耕地从1/5公顷减少到1/10公顷。我们已建立国家土地管理局,严格管理土地,同时收耕地占用税,限制占用土地,用这个税开发新的土地。原来每年要减少土地40万公顷,去年减少了20万公顷。
台湾《联合报》记者:听说全国粮票在南方已不大通行,这是否是对中央权威的抵消?
何康:现在粮票变成了有价证券,它反映订购粮价与市场粮价的差价。据我了解,粮票还是可以到处通行的。
美国之音记者:你刚才讲政府将要增加一些新的税源,像水果水产等,你能不能具体地谈一谈?
何康:大约要收5%到15%的税。根据不同的品种,像海参等海珍品等高利润的产品,收得就高。同时,如果在荒地种水果,可以少征税和免税,占用耕地种水果,就要重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