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阅读
  • 0回复

“读书无用论”是一种片面认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22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我看“新的读书无用论”

  “读书无用论”是一种片面认识
对16个省市城镇迁入人口调查,文化程度高的收入还是较高;“脑体倒挂”主要存在于不同行业之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中心 沙吉才
“读书无用论”的蔓延,同一些人认识上的片面性有很大关系。
“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基本论据是读书越多,收入越少,读书的不如不读书的。其实这种看法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片面性。据对全国16个省市74个城镇迁入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明,1978年到1986年,迁入人口的文化程度越高,经济收入越多,收入增长速度也越快。就目前情况看,有知识者,有的收入多,也有的收入少;无文化或少文化者,有的挣钱少,也有的挣钱多。在同行业中看,一般还是知识(能力)水平越高收入越多。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当然,也不可否认:在不同行业之间相比,同等文化程度者,在国家行政机关或某些事业单位收入较低,在公司企业中收入较多,甚至在前者单位工作的较高文化程度者的收入还少于在后者单位工作的较低文化程度者的收入。某些文化程度低的个体户,由于现在流通领域存在缺陷和缺少有效的税收调节,实际收入过多。还有通常不把工资外的收入算作自己的经济收入基数,这使得收入对比本身就是模糊的。“读书越多收入越少”在某些情况下只是一个笼统的印象。
为什么一部分人容易产生“读书无用”的片面认识呢?这是因为在改革开放的进行过程中,农村家庭经济的发展和乡镇企业的兴起,城市个体经济的产生发展和各种大小公司的建立兴盛,以及各种企业改革的深入进行,生产增加了活力,这些行业的收入增多。另一方面,由于新旧体制并存齐行,尤其是国家的和非国家的两种工资报酬制度的并行,以及物价、工资改革不配套,在分配领域出现了从事几十年脑力劳动其收入赶不上一个刚毕业不久的中学生的收入多的现象,甚至有的倒差几倍。这种情况容易使许多人感到读书人不如不读书的人或少读书的人的经济收入,产生“读书无用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