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弃学办实业希望?忧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24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青年热门话题

  弃学办实业希望?忧虑?
赵爱晶
父母一点精神准备都没有的事发生了。弟弟寒假回来,突然向父母摊牌:他要中途辍学,回家乡办石料厂。眼看只剩一学期就要端上“铁饭碗”的弟弟,突然做出这一抉择,对于年龄已60开外的双亲来说,无异当头一棒!母亲先是痴呆呆地傻了半晌,继而便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规劝、数落。不料,被数落急了的弟弟,又没深没浅地嘣出一句:“你们权当我这三年半是白过了,不就想开了?”父亲越发气得说不出话来了,望着身高马大的儿子,打又打不得,只好坐在那抽闷烟。母亲见自己“回天无术”,又“搬”我上阵。
然而,我的思想也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打心眼儿里佩服弟弟这种勇于创业和拓展新生活的勇气。另一方面,却又隐隐为弟弟的这一抉择惋惜和遗憾。我没想到,弟弟的思想“滑坡”得竟这般快。他是1985年9月才从县城考入北京钢铁学院的。那时,他的思想纯洁得就像蔚蓝蔚蓝的天,他钟情的是双学位、研究生和出国深造……曾几何时,他的思想竟出现了这样大的落差?!
那晚,我打算和弟弟谈一谈。谁知,弟弟还没待我“温火攻心”,倒先发制人了,他说:“哥,你才工作了几年?思想怎么就变得这样迂腐守旧。你还记得吧?《第三次浪潮》中讲:人,只有找到最佳选择,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眼下在咱们家乡上马的电厂,是国家‘八五’计划的重点项目,仅投资就几千万元呢!一破土动工,需要多少砖、灰、石、料,可咱们家乡最缺少的就是建筑产业。我在学校学过企业管理,回家乡办个石料厂,于国于己都有利。常言道,时不我待。为什么这认准了的事不快去干,非要让我等着去领那张文凭纸?难道有了文凭就等于有了真才实学?”
六弟语调激昂。我却觉得,他把创业看得太容易了。比如:如何征地?在哪建厂?资金从何而来?技术力量?工人吃宿?上下渠道……这些他都考虑好了吗?还有,他是否想过扔了“铁饭碗”以后可能给他带来的种种后顾之忧?……我以一个过来者的口气,把这一个个问题给他摆出来,促他三思。谁知,弟弟对我所提的问题,对答如流。看来他是“蓄谋已久”了,他恳切地对我直言道:“哥,看来你还是不了解我。我的个性就喜欢置之死地而后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风险,我却认为是一种创业的动力。人各有志。为什么后一辈就非得在老一辈已经踏平的路上走,而不是自己开辟一条新路前进呢?”
对弟弟的这一抉择,我很难简单地用错和对来判断。改革的大潮给昔日宁静的校园里掀起的这种躁动和不平静,究竟是我们民族的一种希望?还是一种忧虑?我说不清楚,但又很想得到答案。
            (作者单位:太原市太行仪表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