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3阅读
  • 0回复

在人大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 李铁映就教育问题答记者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25
第1版(要闻)
专栏:

  在人大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
李铁映就教育问题答记者问
三月二十四日下午,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和副主任何东昌、朱开轩出席了全国人大举行的教育专题的中外记者招待会。在何东昌介绍了基本情况之后,中外记者开始提问。
中国教育报记者:邓小平主席昨天会见外宾时说,十年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方面发展不够,这应如何理解?教委将采取什么措施发展和振兴教育事业?
李铁映:邓小平同志的话是准确的、正确的,是对十年改革和建设的正确总结。教育落后已不能适应改革的形势,不能满足广大青少年的求学需要。现在中国有两亿二千万文盲,在青少年学生中,仅受小学教育的占三分之一,受初中教育的占三分之一,能受高中教育的不足百分之三十,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五年。民族素质差、教育水平低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制约。虽然十年来教育事业有所发展,但总的来说,教育的落后状态没有改变,教育的许多重大问题没有解决好。这是我们的理解。至于措施和对策,去年两会对教育的发展、改革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批评和建议,中央政治局责成国务院对教育的重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最近,中共中央还要就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中国除了《义务教育法》以外,还准备制定哪些有关教育的法规?
李铁映:我们这几年正在研究有关教育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条例,准备制订教育基本法通则、教师法、职业技术条例、未成年人的保护条例。我们的教育立法体系还很不完备,要使我们的教育今后走向法制化,以法治教、以法促教。
人民日报记者:十年中教育发生那么大的失误,请问根本原因何在?国家教委应负什么样的责任?
李铁映:教育发展不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方面、体制方面的问题。重要的是重视不够、认识不高。国家教委是一九八五年成立的。一九八五年以前教育部主要管理学校教育方面。许多问题不完全是教育部门所能单独解决的,涉及到各个方面,特别是体制方面,需要配套改革。当然,教委在组织落实、贯彻中央和国务院的方针以及做好国务院的参谋和助手,组织发展全国教育的改革等方面也是有缺点的。我们已注意到这个问题,制订了全面发展和改革的纲要,准备提交国务院讨论。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记者:考虑到在教育方面的重大失误,似乎有些责任是应由一些领导人担当的,李铁映先生您本人是否愿意为此承担责任?
李铁映:我们中央和国务院是实行集体领导的。虽然我主持教育工作只有一年,但是我愿意说,在这个问题上我有责任。
何东昌插话:邓小平同志昨天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对教育界是个非常好的消息。
香港《新晚报》记者:改革十年来每年都说重视教育,但教育经费每年都不够,这是否表明教委办事不力?
李铁映:由于我们教育规模大、水平低、基础差、欠帐多,经费不足是个较长时期的问题。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要靠大幅度提高政府的教育拨款是不够的。要从改革入手,改革教育体制、办学体制,解决教育经费的多渠道筹集问题。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过去发生过鼓励交白卷的事,请问现在还有没有这类来自“左”的干扰?如果有,严重不严重?
何东昌:文革中提出读书越多越反动,是四人帮提出来的。现在有少数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是有的。但各校情况不一样。比如北航,每周读书五十小时以上的学生占百分之八十三。
《光明日报》记者:过去我们多次提到教育经费增加,但从有关资料得知,我国人均教育经费仅十一点二美元,是世界倒数第二。现在新的读书无用论泛滥,是因为教育贬值,请问如何扭转这一局面?
何东昌: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影响,跟社会分配不公有关,包括教师待遇。中央和国务院正在采取措施研究解决知识分子待遇问题。我们也要改革学校内部的教育工作,使学校对学生有吸引力。
             本报记者 毕全忠 孟晓云 李泓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