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集资热要降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26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快语新言

  集资热要降温
集资热,有的地方热得过分,该是降温的时候了。
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88年年度公报耐人寻味,固定资产投资屡压屡胀,主要是管不住预算外投资。约占总额60%的地方、部门及企业的自筹投资,压而不缩,甚至继续膨胀。
多渠道地筹集资金,本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自筹投资在调动各方积极性、解决资金困难等方面的作用是明显的。但凡事总得适度,真理过了一分也会成谬误。眼下,集资似乎成了“时髦”之举,范围大,上得猛,有的地方几乎工、农、商、学以至医院,都搞集资,还美其名曰:这是“自己搭台自己唱戏”,“独辟蹊径,多方开拓”。
泛滥,必然成灾。请看:
它冲击了宏观调控。你来抽紧银根,压缩基建规模和固定资产投资;他则来个“网开一面”。有的地方集资所得,用于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的竟达70%。这样下去,抑制经济过热,岂非有落空的危险!
它使经济结构难以合理调整。某些劣质产品,需要淘汰的产品和行业,由于“输了血”,打了“强心针”,得以继续混迹于市场。
盲目集资,救了不该救的,挤掉了应该上的。有些地方为搞到资金,不惜以高出银行1倍甚至更多的利率来吸引资金,造成储蓄存款大搬家;有的把企业内部集资搞成摊派,甚至与工资、升级、分房等挂起钩来。
在整顿经济秩序、治理经济环境中,如此这般的集资,无疑应属整治之列。
“自己搭台自己唱戏”对不对呢?这要看你这个台是否该搭,戏是否该唱。今明两年,我们要下大力气于整顿治理,如果大家都随意集资搭台,随意唱戏,台越搭越多,戏越唱越邪,总需求继续超过总供给,通货膨胀和物价得不到有效控制,这将怎么得了!
置全局于不顾的“独辟蹊径,多方开拓”,是万万要不得的。
集资,非不可为,而是不能乱来。集资,要有个章法,要有正确的导向。最近,有关部门对企业集资已作出若干规定,但愿这股热潮能降温,能纳入正规的轨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