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生命在于运动”新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26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生命在于运动”新议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至理名言,大多数人是知晓的。但是什么样的运动,才能有益健康呢?恐怕知之者不多。最近国外一家保险公司在调查了5000名已故运动员的生前健康状况后发现,其中有些人40—50岁左右就患了心脏病,许多人的寿命竟比普通人短,这是为什么呢?
最新研究表明:锻炼身体,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与是否采取适当的运动量有关。剧烈运动往往会破坏人体内外运动的平衡,加速体内某些器官的“磨损”和一些生理功能的失调,结果导致人的生命进程缩短,出现早衰和早逝。
与剧烈运动相反,那就是外在运动几乎停止时的静身养性,简称“静养”。这对中老年人来说,尤其重要。因为人在静养的状态下,心率明显减低,而低心率的积累效应,必然会使寿命相对延长一些,也能降低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疾病的发病率。那些终生以“静养”为主并辅之以适度运动的人,如作家、画家、学者,活到八九十岁高龄者占的比例不是很大吗?
由此得知,生命的延长不在于超负荷的过激运动,而在于适度的有节制的运动。
              (3月9日《健康报》 梁斌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