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西施答客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27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西施答客问
年前的挂历啦、杂志的封面啦,都以大美人儿为时髦,记者便到那虚无市缥缈街找那天下第一美人西施姑娘聊聊。不料西施姑娘病了。
记者:敢问姑娘病心而颦之疾不是早已出洋治愈,今日何以又捧心皱眉?
西施:人道是“每逢佳节倍思亲”,我西施想来好可怜见啊!我先被越人进献于吴王夫差,后来又归范蠡从游五湖,如今却是有家难归了!两个县市之间这几年一直在你争我夺,都说是我的故里。他们或则学术讨论,或则发布新闻,或则开辟旅游线路,或则重修殿宇,各种争执活动方兴未艾。在这两地,到处是什么“西施旅社”、“西施发廊”、“西施浴室”、“西施商场”,火车站树了我的塑像,有的小站还要更名为“西施站”。你看我成了什么了?况且像我这种遭遇的听说也远不止我一个。据说那位写水泊梁山的施先生,——当然,他怕的是我的四十几代孙了——也是两个地方争呢!
记者:你们可是同病相怜啊。
西施:我倒没什么。只是现在的名流乡亲实在可怜。当年要填吴王的欲壑,他们拿我这个弱不禁风的女子去赴汤蹈火;而今要提高家乡的知名度,又来拿我去做招牌。这些人眼光总是盯着我们这些女名人干什么?就算光荣,又与今人何干?为什么总是迷恋于祖宗崇拜,而不凭自己的创造去给家乡增添新的光彩? 
 项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