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就我国对外政策和有关国际问题 钱其琛答中外记者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28
第1版(要闻)
专栏:

  就我国对外政策和有关国际问题
钱其琛答中外记者问
本报北京3月27日讯 记者朱维群、王谨报道: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姚广今天下午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邀请外交部长钱其琛就我国的对外政策和有关国际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中苏首脑会晤将结束过去开辟未来
钱其琛在回答日本、苏联和香港记者有关中苏首脑会晤问题时说:中苏首脑会晤本身就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有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它的重要性不在于签署不签署什么文件。两国领导人将就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会谈,结束过去,开辟未来。关于中苏关系正常化我们提出要消除三个障碍,虽然已做了一些事,取得一定进展,但是还不能说障碍已经消除。柬埔寨问题仍将是双方要讨论的重要问题,还要看谈得怎样,要看有什么具体行动,要看有什么结果。中苏关系正常化以后要完全消除障碍,还有一段路要走。
他说:大家知道戈尔巴乔夫是应杨尚昆主席的邀请来华访问的。所以这是中苏两国之间的会谈。但是既然来访问,会见中国领导人,那么他同赵紫阳总书记的会见是合乎逻辑的。我想会见后分歧不会马上消除,因为分歧是始终存在的,不可能完全一致的。
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提问:许多分析家说苏联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比中国快,最近还实行了真正的差额选举。中国领导人是否认为在某些方面中国应向苏联学习?
钱其琛回答:中国的情况和苏联情况不同。用一种“方子”恐怕不行。如果这个“方子”对苏联很好,但用到中国来到底好不好也是个问题。政治体制改革也好,人权也好,都和每个国家的具体情况分不开,比如说人权,首先要吃饭,其次要受教育,等等。中国的文盲还有两亿,在有些国家饥饿问题没有解决,是违犯人权吗?是发展程度不够。美国也没有参加国际人权公约,因为美国政府说有些人认为这些公约里的有些规定和美国有些国内法律相抵触。由此可见,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根据每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事情才能办好。
    苏联应促使越南从柬埔寨撤军
当《远东经济评论》记者问苏联在柬埔寨问题上还应做出哪些具体努力时,钱其琛说:我想,苏联还是能够起作用的。请大家注意,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中苏关系时说:“我们认为,苏联在促使越南从柬埔寨真正撤军、推动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上,能够而且有责任继续作出积极努力。”
他说,我们支持西哈努克亲王要求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提供援助,也赞赏美国方面对西哈努克所提供的援助。我们认为国际社会应加强对柬埔寨抵抗力量的援助,以便迫使越南早日从柬埔寨撤军。
在回答澳大利亚记者关于中国是否将派维持和平部队进驻柬埔寨时,钱其琛说:中国主张在越南撤军之后由国际维持和平部队进入柬埔寨监督撤军和大选、保持柬埔寨的和平。中国不准备派军队参加这个维持和平部队。其他国家派遣维持和平部队当然应在达成协议之后,以联合国系统派遣最为合适。现在的问题是越南当局坚决反对派遣国际维持和平部队到柬埔寨。这是问题的症结。
    西藏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干涉
西班牙记者提问:为什么说欧洲议会在西藏问题上是干涉中国内政?钱其琛强调指出:西藏问题不是人权问题,而是一些人分裂祖国、制造骚动、破坏公共秩序,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问题。中国政府在领土范围内执行主权行动,不需要外国议会讨论。如果看成是人权问题,我们认为这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所以向欧洲议会提出交涉。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也提出抗议。
    “小动作”不利于中美友谊
美国之音记者问:是不是说所有外国对中国西藏和人权问题进行评论,都被认为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布什总统来中国的时候没有提到人权问题,但是赵紫阳总书记却上了一场很严厉的中国人权的课,尤其是中国警察阻止方励之出席布什总统的宴会,这样对待是否合适?这样是否给中美关系带来紧张?
钱其琛说,谁都知道人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同时也是受法律制约的。如果说违犯了法律,那么就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如果破坏别人的安全,也是不允许的。所以说人权不是绝对的,是受到法律的保护,又要受到法律的制约。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一种权利,就是去做法律所允许的事情。方励之事件是一个小插曲,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但反映了在美国总是有一些人想支持对中国政府不满的人。我看采取这样的“小动作”是不利于中美友谊的。我们希望第二个十年的中美关系能够顺利地发展,因为第一个十年发展得不是很顺利。希望中美关系能够在新的格局下向前发展,两国之间应该增加信任,协调发展。我看像方励之这种事也算是一种麻烦吧?!美国国会的某些人对西藏情况知道得很少,但偏见非常强,照这样办法干下去,必然会干涉中国内政。又比如美国国会讨论中国的人口政策,这件事的本身就非常可笑。我认为中美关系潜力是很大的,前景是良好的,但是需要增强信任,减少麻烦。(⑴⑵)
    在维护祖国统一问题上没有“弹性”可言
有记者问,对台湾当局的所谓“弹性外交”作何评价?钱其琛说:所谓“弹性外交”是个新名词。我对这个名词的解释是:利用经济贸易关系来提出政治条件,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这样一种“弹性外交”不仅违反了国民党当局宣称的只有一个中国的主张,而且违背所有中国人统一祖国的心愿。台湾当局应当认清形势,在一个中国和祖国统一的问题上,应当采取非常坚定明确的态度,没有什么所谓“弹性”可言。在回答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提问时,钱其琛说:我们对台湾地区和其他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不持异议,但是,不能发展官方关系、外交关系,造成“一中一台”。因为这样做违背了所有中国人的利益。至于菲律宾所要通过的对台经济贸易法,是违背中菲建交公告的、违背阿基诺总统313号政令的。
    在中日建交联合声明基础上发展两国关系
在谈到李鹏总理即将访问日本和中日关系问题时,钱其琛说,李鹏总理访日是对去年竹下登总理访华的回访。中日双方将就广泛的国际问题和双边关系问题进行会谈。李鹏总理将广泛接触日本各界人士,就如何保持中日关系稳定发展、加强中日经济合作交换意见。我相信这次访问会取得成功。中日关系总的来讲在稳步发展,但是也经常出现一些问题。一个是对过去这场战争的性质,有些人想否定或减轻。另外是在台湾问题上经常出现违背中日声明的作法。这两方面问题是中日关系中时刻需要警惕和加以防止的。
    中国不改变对非洲国家政策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问:最近在中国一些城市出现非洲学生骚乱的问题。一些非洲学生声言在中国遭到种族歧视而自愿离开中国。中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过去不断给非洲一些援助。中国是否打算重新考虑对非洲的政策?
钱其琛回答:我认为前一段发生的问题是“校园里的治安事件”,也是年青人之间发生的一些问题。对这个问题是可以用教育的方法来解决的。我们对非洲来的留学生在中国感到寂寞、人地生疏可以理解。但是另一方面,年青人容易动感情,把这件事说成种族歧视不是实事求是的。实际上中国是不存在种族歧视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应该教育,学校当局对中国学生、非洲学生都应该进行耐心教育。让青年人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不对的,中国没有必要修改对非洲的国家政策,无论是在促进文化交流方面,接受留学生方面,还是支持非洲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方面,都没有改变。
    亚太的安全不能照搬欧洲模式
匈牙利记者问,目前在欧洲大陆,无论是东欧还是西欧,都认为集体安全机制是成功的办法,中国是否考虑在亚太地区建立类似的集体安全机制?
钱其琛回答说,我想欧洲的情况和亚洲的情况差别很大。欧洲无论是东欧、西欧都是比较发达的,有两个军团对峙。但是在亚太地区发达的程度、政治社会制度、文化历史的背景差别非常大。同时没有两个军事集团在那儿,所以按照欧洲的模式建立亚洲的军事体系我认为不合适。
    中国和印尼恢复外交关系在即
有记者问,不久前钱外长在日本东京同印度尼西亚总统和国务部长会谈,双方决定进一步采取措施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请问中印尼关系有什么新的进展,前景如何?
钱其琛说,我在东京会见印尼总统以后,同印尼恢复外交关系的问题政治上的问题已经解决,剩下的是技术上的问题还要商讨。
    香港哪些人取得英居留权取决于英方
有香港记者问,据英国外交部官员说,香港出生的中国人如获得英国居留权,是违背中英联合声明的。对此您有什么意见?
钱其琛说,关于香港人取得英国国籍问题,联合声明中讲到哪些人可以,哪些人不可以。这个问题是英国人的事。英国方面并不愿意很多香港居民得到英国居留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