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散宜生诗》读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28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散宜生诗》读后
此册为聂翁见赠,反复读之,一连三日。
这是一册旧体诗,包括《北荒草》、《赠答草》、《南山草》即“三草”及《第四草》,共四辑。封面为静闻(钟敬文)题签。作者诗格之高,达到的艺术造诣,诸家均已有所评议。我对旧诗未曾深学,不敢妄加品第。但诗人为他这本集子写的《自序》,以杂文气韵出之,我倒觉得也是一篇不可不读的好文章。
谈到写诗的体会,他说:北大荒“劳动现场的一切,对我都是陌生的,也就都是新事物。尽管我天天劳累不堪,有时还不免因劳累而怨天尤人,但这新事物又有许多都是我想写或能写的。”有生活,有生活的真实感受,想写而又能写,这话说得何等真切。而写诗缺此一条则不可。谈到旧体诗时,他说:“以为旧诗适合于表达某种感情,20余年来,我恰有此种感情,故发而为诗;诗有时自己形成,不用我作,如斯而已。”这种体会,可谓一语道破写诗之道。记得哪一位作家说过,“构思差不多永远是从心里流出来的。”赵瓯北评东坡诗的妙处,也说在于“自然流出”,清人江弢叔诗云:“我要寻诗定是痴,诗来寻我却难辞。”似乎均近此旨。诗是有感于外然后内逼而出之,决不能缺乏内外交感强力而为之。当我读到聂翁此语时,不禁直呼“绝!绝!”其实,我们平时也有这种体验,但我们却没有能够用这么一句看似平常的语言道出。聂翁,真诗人也。
我们平时说“写诗”,只是表示一种创作过程。实际上,诗的确是自己形成的。当然这不能理解为诗人只是一位某种“客观”的记录者。不是的。所谓“诗有时自己形成”,正是“诗人自己的形成”。当诗人有感于人、于事、于物,心中产生了某种感情(也就产生了某种思想、倾向),并且达到了饱和的时候,诗句就自然喷涌而出,这就和人们感极而泣、喜极而笑、眼泪夺眶而出一样。诗人有时为了急切地写下自己的句子,甚至笔不及书,手头发抖,浑身发冷。当然,诗人在生活中要创造条件促进这种感情的酝酿。这个过程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或者不经常创设这个过程,诗思就可能中断、枯竭,就是要写,也只能是勉强为之,那就一定不会出现好诗。当然,这只是就一方面而言,诗需要多方面的条件。
为什么一些应制诗、应酬诗,或如现在的节日诗,很难出现好诗呢?原因可以推知。“命题赋诗”,诗人自己首先并没有动感情,特别是没有真正有所激动,又怎么能够使他的读者感动、激动呢?
还有一点,他谈得也很有意思。他说自己不懂做诗,“到现在也仍然不完全相信我做的诗果是诗,不懂别人所做的诗有何好坏,以及好到什么程度,不好又到什么程度。”这在聂翁,不无“自谦”,但在我读来,却深有感触,好像正是为我而道者。做到清醒、自知,多么不容易啊!
      (《散宜生诗》,聂绀弩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