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马缰归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30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快语新言

  马缰归主
一个人骑在马上,缰绳却在人家手里,他怎能起跑、飞奔?两个在全国都有影响的农民企业家,最近向我谈了他们如此之处境。
企业家创业之初、苦斗之时,都没有遇到这类情况。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事业刚刚开始兴旺,产值上了亿,利润超千万,有如跨上了一匹千里马,夺缰绳的手就伸出来了。
先是提拔,县团级的升到副地师级,村里的要给个乡长干干。领导如此厚爱,企业家并不乐意,甚至认为是“廉价收买”。在企业家眼里,比起他们惨淡经营的事业,什么“副地级”、“乡长”,实在渺小得像粒芝麻。他们想的是事业,动力在事业,归宿也是事业;最大的“官位”也难吸引他们离开自己亲手开创的事业。何况他们的事业刚起步,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怎么能忍心扔下刚落地的胖娃娃不管,外出去当“保姆”呢?
提拔不成便派人来“帮助”,委任个董事长、书记来“加强领导”、“理顺关系”。你不是不听招呼吗,派个职务比你高的、资历比你深的,准保能“镇”得住。当然,公开还得说:“事业发展了,担子加重了,派两个人来帮帮忙。”企业家最害怕的是这一着。仔细琢磨一番派来的“领导”,不是不熟悉业务,就是不了解情况。缰绳交给这样的人抓着,听从他的指挥;他可以找出你很多毛病,就是很可能找不准企业的发展方向。当初创办企业,势如破竹,好就好在身边没有一个指手划脚的“婆婆”。如今企业要发展,困难还很多,成天要像个小媳妇一般听人说三道四,能办成个什么事呢?
企业家的处境是值得同情的。他们谨小慎微地过着日子,有的“百万富翁”也不添台彩电。“和尚的脑袋三天剃一次”,就怕万一被人抓住什么“辫子”,整治一番;“加强领导”,也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尤其令人忧虑的是,“一个桃子没有熟,好多嘴巴在等着”。企业家觉得与其让人将来摘桃,不如今天自己做个人情,宁肯每年拿出几十万、上百万去修桥补路,也不把自己辛辛苦苦积累的资金投入再生产。
我国目前农民办的企业,包括私人办的、联合办的、甚至集体办的,有相当一批的所有权和领导权都不明确。谁养马,谁骑马,谁抓缰,应该说是连小学生都懂得的道理,可现实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问题就出在马儿究竟是谁养的?有关的部门和地方总把企业家当作“臣民”,常常搬出这样的理论质问他们:没有我哪来的你?没有我撑着,马儿哪能养得这么肥,你不是一直挂靠在我这里吗?
有口难辩的企业家只好请新闻界的朋友在报纸上呼吁一声:马缰归主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