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警惕的眼睛——有感于一部电影的威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3-30
第7版(国际专页(政治))
专栏:多棱镜

  警惕的眼睛
——有感于一部电影的威力
一个当年杀人如麻的纳粹分子,被一部电影吓得心神不安,东躲西藏,最后毙命于心脏病发作。这不是“天方夜谭”。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法国《方位》周刊报道,拉丰出版社本月翻译出版一本书:《执法不是复仇》,作者是奥地利人西蒙·维兹特尔。书中记述了他追踪纳粹分子爱德华·罗什曼三十多年的经过。罗什曼在纳粹肆虐的年代,罪行累累,对三万五千人的无辜被害负有直接或间接的责任。战争结束之初,传说他被正法了。可两年后他再次露面,遂被捕。他预感到自己的下场,在被解送途中跳车逃脱,经海路到达阿根廷,从此匿名藏形。五十年代末,西德两次下令拘捕他而未果。不久,维兹特尔也失去了他的踪迹,直至七十年代初。
一九七二年起,作家福尔希求得维兹特尔的合作,以这个纳粹的经历为内容,撰写《敖德萨》一书,并摄制了同名电影。电影中的主角形象和情节都力求真实,只有一处虚构:罗什曼被捕处决了,为的是给观众留个“愉快的结尾”。
书被译成十七种文字,电影在世界各国放映,并且真的收到了作者盼望的效果:一些观众写信给维兹特尔,说这个纳粹没有死,他们见过他。一对美国夫妇在玻利维亚一家餐馆中认出了这个纳粹。他们向他敬了一杯香槟。事后,他们把这个酒杯精心包装好,寄给了在奥地利的维兹特尔。经验证指纹确认,他就是罗什曼。另外,一位西德演员受到电影的启发,向维兹特尔介绍了南美德国移民当中的气氛:许多人不相信一个文明民族会那样迫害犹太人,有的家至今还挂着希特勒等战犯的肖像。这正是在逃纳粹得以在南美藏身的基础之一。
电影《敖德萨》能够打动观众,并促使他们去作更深层次的思考,这说明它具有某种普遍的现实意义。战争结束快半个世纪了,不是一切都清楚、都定案了吗?是的,这是历史的逻辑。不过,也还有奇谈怪论:战败者的罪行是战胜者加给的,如果战争是另一种结局,一切就要翻个儿。引伸之义是,法西斯的唯一过错是没有打赢战争。出于这种逻辑,有的公然为法西斯翻案,有的则对这段历史躲躲闪闪,支支吾吾。
从西欧近几年的情况看,法西斯主义的历史沉渣时有泛起的迹象。前两年,围绕法国审判战犯巴比,出现过为法西斯辩护的喧闹;所谓的“修正史学派”仍在“修正”二次大战的历史,甚至给奥斯威辛集中营这类没有先例的杀人机器找到了什么“先例”;在至今未了的“瓦尔德海姆事件”中也冒出了类似的思潮;近一年来,极右翼或新纳粹势力在一些重要选举中的得票上升。
当然,这是逆流,夸大它是不符合实际的。况且人们相信,邪不压正。纳粹分子罗什曼看到街头的那些电影招贴而心惊的怯相,就是这股逆流的写照。但是,又不能无视它。不念旧恶是一种美德,可也要看对方有无改恶从善的意思。正如维兹特尔的书名所说,“执法不是复仇”,而只有正确地对待历史,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
写到这里,想起了去年七十余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会巴黎时,法国总统密特朗这位反法西斯的老兵说的几句话:我们这个世纪是“一个科学和技术跃进的世纪,也是一个出现过集中营和兽性行为的世纪,是奥斯威辛和青霉素的世纪”。为了防范将来再出现“兽性行为”,就应当像那对美国夫妇、那位西德演员、那些写信给维兹特尔的观众、尤其是跟维兹特尔一样致力于追查在逃纳粹几十年的许多人那样:尽管战争悲剧结束已经多年了,依然保持着警惕的眼睛。这样,才能弘扬正义,压迫邪恶,使人类得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也使那些妄图“修正”历史的人时时感受到一点点压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