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仍有真情在——记福建抢救一女大学生生命的募捐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02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新闻特写

  仍有真情在
——记福建抢救一女大学生生命的募捐活动
本报记者 张铭清
3月6日,厦门大学学生会收到了一封求援信。信,出自一位河北农民之手。他的女儿许淑燕是该校外文系学生,因患肾病在北京一家医院治疗。她要作肾脏移植手术,需7万多元费用。
3月8日,厦大学生会、外文系学生会向全校发出“为许淑燕同学募捐倡议书”。募捐活动先是在厦大校园内、厦门市,继而通过新闻媒介在福建全省展开。募捐当天,就在厦大校内收到3500多元。捐款箱里,不但有各种票额的现金,还有粮票、饭菜票、稿费单、宿舍节电奖励单,甚至有书、磁带和热水瓶……
电子工程系的学生为募捐义修电器,历史系学生图书交流中心义卖书报,新闻系同学则承包了募捐活动的宣传报道。
两位台湾青年,一位捐了200元新台币,一位捐了100元人民币后,又捐了一台价值万把元的雅马哈125型摩托车的提货单。厦门拍卖行免费为他们拍卖,《厦门日报》、厦门电视台免费作拍卖广告。
正在参加永安市委党建会议的同志看到《福建日报》报道,作特别决议发动全市募捐。近日,该市给厦大发去电报:第一批11350元捐款随后汇到。
3月27日上午,记者打电话询问厦大外文系募捐款数,得到的信息是:总数已超过5.5万元。
当然,没有必要掩饰社会另一面的心态。“大学生治病,不是国家包了吗?干嘛还来向我们要钱?”有人瞪着疑惑的眼睛。当一只小手从口袋里摸出带体温的钱走近募捐箱时,另一只手却被父母拖回,接着是“傻瓜”一声呵斥。“嘿!看看这些体面乞丐!”也有这样睥睨的冷笑。
      (本报福州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