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苗寨真情浓于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03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苗寨真情浓于酒
本报记者 邹大毅
未进苗乡,先问乡俗。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同志告诉我们:此地苗族依山为寨,聚族而居,多住吊脚楼,服饰有一二十种,盛装穿银戴玉,环佩叮当。苗族一年中主要节日有20多个,加上起屋造房、婚丧嫁娶等等,苗族集会一年可达140多个,故有“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之说。苗民性格豪爽,热情好客,礼仪甚多,以交杯豪饮为特征。每有客来,必备自酿村醪,大飨宾客。于是我们被告知:谨防醉卧苗乡。
离州府凯里南40余公里的雷山县,有个典型苗寨——根德乡的郎德上寨,是省、州命名的“民族文物村”,文化味儿挺浓。
刚一踏上通郎德上寨寨门的青石板路,雷山县副县长余志芳就告诉我们:每逢佳节盛会,这条道上要设12道酒桌,苗族姑娘把盏守关。这叫“拦路酒”,是苗族最隆重的迎宾礼仪。
此道百十来米,虽不及古人“郊迎十里”之遥,却有一路胜似香醇的热辣辣的情。就连匆匆来去的外地游人,也赞美“苗家豪性浓似酒”。我们没有赶上时候,无缘得享这一厚遇。
现代化意味着一部分传统文化的衰落和终结。然而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却在现代化进程中兴盛起来。郎德上寨的民间“首领”——76岁的寨老告诉我:“杨大陆(诞生于本地的一位苗族反清抗暴英雄)过世时,这个村子只有7户人家。民国14年时有31户。但饭不够吃,连衣服都没得穿。那时过节难哪!‘分田到户’以后,这里变化大了:起了好多新房子。如今,99户人家,家家户户有大米吃。村民们手艺也多,铁匠、木匠、篾匠,纺纱织布,样样行。全村种了烤烟、桐子,养了猪、鸡,稻田里还养了鱼。到了打谷时节,鱼吃不完,便运到县里去卖……”苗族节日的盛况,成了苗乡富裕程度的标尺。郎德上寨过苗年12天,不算村子里的人,光外来客人就有1800多人,最多的一家接待40多个客人。除了吹芦笙、跳舞、斗牛、赛马,最重要的活动项目是酒宴。12天要耗去多少钱、粮、物?没有精确统计。一位苗族老乡告诉我,一般每家过年,光是酒就要准备一二百斤,约要耗去400斤粮食酿酒。
富起来了,的确是苗族节日兴盛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像郎德上寨这样一个小富之村,也要过一个近于奢华的节日。于是,这个寨子被有关部门列为农村乙类旅游开放点,可以有组织地接待外宾参观,这无疑为弘扬苗族文化注入了一剂兴奋剂。
就在这令人陶醉的文化氛围中,比我们更了解情况的几位当地苗族干部、学者却清醒地提出了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
县里一位同志认为,把有酒、有银饰作为财富的象征,把客人来得越多、酒喝得越多,作为一种荣耀,不利于民族上进。苗族经济刚刚处在温饱起步线上,这样的节日越多,苗族的经济负担越沉重。
州里一位年轻的苗族学者看得更深。他认为热情好客、无私奉献固然是苗族的美德,但把它无节制地推行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平均主义就产生了。公吃公喝,耗费物资,这种带有原始共产主义痕迹的传统行为规范,使平均主义、不求进取成为民族进步的沉重包袱。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在苗族的传统文化中,已开始渗入一种全新的因素——商品经济观念。他们已懂得向来宾收取费用;不再无偿组织活动;不再无偿陪客。当我听着村支书对郎德上寨发展人文旅游的设想与规划时,心中喜忧参半:今后苗族的传统节日,还会那么令人陶醉吗?
(附图片)
苗族新娘出嫁后第二天,要到自家鱼塘去看鱼,还要亲手摸摸鱼。这象征着婚后生活美满、吉庆有余。李兴洲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