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十万大关”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06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十万大关”的故事
  方群
1988年,江苏省盐城市步凤乡棉花收购又超过10万担。为此,商业部发专电祝贺。
10年前的1978年,曾任过步凤乡党委副书记的陈维佳参加江苏省农村工作会议,放了一炮:“全乡拚命干,粮食5000万,棉花10万担!”此时,步凤乡棉花产量已达8.3万担,如跳高运动员创新,一挺肚皮就可能过去。没成想,一年、二年、三年,横杆一次次落地。于是,有人送陈维佳一个不无讽刺意味的绰号:“陈十万”。
1985年,是棉花生产历史上黑色的一年,步凤乡棉花产量达到8.46万担。然而,压级、压价,卖棉难,惹恼了农民。西?村一位棉农一担棉只卖5元钱。他一气,将棉花倒进河里。
1986年春,不知从哪里刮来一股风,说“三年不种棉花,棉花都用不完”,“棉花压仓库,嘀嗒一秒钟,损失10万元!”“拔棉花,爱国家!”一时,人心惶惶。
步凤乡党委的干部虽然不知道国家仓库里究竟有多少棉花,但他们想: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今年多一点,明年不一定多,低潮过后必然有高潮,说不定今年形势就变。
“向人民负责,不怕丢官,不怕撤职!”乡党委作出稳定棉花生产的决议:不准拔棉苗,不准在棉田建窑、挖塘;继续推广良种和育苗移栽等新技术,千方百计保证棉花丰收。
这一年,步凤乡粮食突破2500万公斤,棉花8.6万担。这时,国家对棉花政策作了调整,上年压级、压价的钱又返还给农民。
该是突破10万大关的时候了!1987年,乡党委提出“保粮增棉”的方针,从物资到资金,从政策到措施,反复研究,反复落实。乡党委书记沈志华给上面报了9.6万担的指标。显然,他吸取“陈十万”的教训,想留有余地。郊区政府奖一辆汽车,开回的那天,鞭炮响一里多路,夹道欢迎的人好几层。
与步凤毗邻的一个乡,1986年乱了套,拔棉苗、挖鱼塘、种高粱,折腾来折腾去,到1988年还没喘过气来,棉花产量徘徊在5年前的水平上。
副乡长张友仁是50年代农学院毕业生,人称“棉花通”。1982年他到友泉村蹲点,推广新技术,农民说:直播是棉花,移栽也是棉花,有啥不一样?90%的棉田仍用老法子直播。张友仁找到村里最穷的柏长连说:“我给你良种,你按我说的法子种棉花,每亩包你300元纯收入,干不干?”柏长连乐意。老张给他1公斤“盐棉48号”种,一粒一钵,全部地膜覆盖。每周去他家辅导两次。年底,10亩田,棉花加种子,卖8000元,柏长连一年脱贫致富。乡民信服了。
种棉,最怕旱涝,水利问题,是步凤一大隐患。雨一下,水汪汪;雨一干,露盐霜。
陈鸿琪是1978年至1981年期间的乡党委书记,他筹集资金,整治河道,大规模的改土治水,搞条田,他鼓励干部:“有些事3年之内被人骂,3年之后就会有人夸!”
1987年7月19日,一场瓢泼大雨倾泻在步凤大地,两小时下161.2毫米,5万亩棉田被淹。凡是搞条田化的地方,一天之内水全部排干,棉花未受影响。1988年的一份统计表明:搞条田化的村比没搞条田化的村,棉花增产30%以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