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紧缺”环境使一些经营者顿添愁容。而中标承包一年就打出漂亮翻身仗的柳州市青年厂长肖刚华却自信如常。他认为,现在——正是建功立业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06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企业家画廊

  “紧缺”环境使一些经营者顿添愁容。而中标承包一年就打出漂亮翻身仗的柳州市青年厂长肖刚华却自信如常。他认为,现在——
正是建功立业时
本报记者 郑盛丰
面对资金、原材料、能源……一系列紧缺,工商界一些经营者皱起了眉头,而柳州市罐头食品厂31岁的厂长肖刚华,依然是满脸自信的微笑。
去年初,肖刚华战胜众多的竞争对手,成为柳州市第一个招标承包的厂长。当时,国营企业柳州市罐头食品厂留给他的并非玖瑰色:建厂12年,换过8任厂长;企业固定资产100多万元,而亏损额已高达220万元,肖刚华承包的条件是:3年创税利107万元。
现实比预想更诱人。今年初,招标承包仅1年,该厂便创利税150万元,超过3年税利承包指标之和;人均税利相当于全国同行业1987年最好水平的4倍;百元固定资产税利率高达94%,而全国同行业上年最好水平仅33%。
在大学学过经济管理,工作后又从事经济管理的肖刚华,治厂之道就在“管理”二字。
就说资金。社会紧缺,肖刚华也不例外。他善于在紧缺中把资金用活,办法之一是通过加强管理把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由上年的240天降至60天。后来银根日益抽紧,许多企业为借贷无门犯愁,肖刚华却先后两次主动还贷100万元。
要用活有限资金,消化原料涨价,关键是产品的决策与管理要适应市场的需要与变化。肖刚华深谙此道。他一上任,就停产滞销积压的水果罐头,改产市场看好的果汁应子和蜜金桔,并在产品质量、包装、推销方面下功夫。
肖刚华招标承包的成功实践,使他坚定并强化了这个认识和感受:追求好效益,未必高投入;在当前的“紧缺”环境下,作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更加不应也不能把出路寄托在对投入与产值的过热追求上;真本事真功夫应体现在管理上,对外拓展市场,对内挖掘潜力。
肖刚华也有困惑:他承包的一个事实上已破产的企业,效益指标在短时间内那么轻易地超过全国同行业最好水平。这恰好说明,我国许多企业在管理上大有文章可做。他认定:管理可以出效益,管理可以增后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