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漫笔二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07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漫笔二则

刚刚闭幕的人大与政协会上,有人提出改革遇到困难,人民与政府正应共同协力,整顿、治理,克服困难,光发牢骚,是消极的,无补于实际。牢骚不好,我很同意。最近为一友人打油,就劝他“肠莫断,寿要高”,必有一天我们的心情是会舒畅的。“骚”,本训为忧,牢,亦有忧意,今多引申抒发不平者为发牢骚。故牢骚有时也有忧的意义,不都是消极的,要看怎样发,听的人怎样听。
我国古典文学伟大作品屈原的《离骚》,就是一篇忧国忧民的艺术性极高的大牢骚。但它不仅成为中国千古名著,数千年来教育了我国爱国爱民之士,甚至使作者成为最大的世界名人之一,也教育了全世界的读者。
即在今代,也有人说,抗战期内,国民党政府封闭我陕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企图扼杀人民力量,我党中央发动了“精兵简政”,搞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冲破了反动的封锁,这是听了延安一位地方人士的牢骚起头的:“我们这么一块小地方,穷地方,来了那么多抗日的部队,和全国投奔来的抗日青年,都要吃小米,怎么得了?”(大意,原话还说得难听些。)是一句牢骚话,但听的人并不疾首蹙额,而翻然有所启发,却使牢骚大大有利于革命,有利于人民的利益,从牢骚中吸取了力量。

光阴正快,一九八九年三月也过去了。“三·一八”那一天,只在早上广播,晚上电视的广播员口里提了一句六十三年前的今天,北京执政府前有一场对青年学生与市民群众的大屠杀。另外报纸只见到《消费时报》有邵燕祥的纪念文字。这日子好些年轻人几乎已不知道了,知道的人也淡忘了。倒是有什么报,早几天已发表了段祺瑞后人的回忆,似乎为他先人翻案。说下令杀人的不是段祺瑞,那时他正和人下围棋,一心对付黑白子。有人来报告,大门口来了许多学生闹事。他一边下棋,一边说:“好好劝走,不可动武”。一会儿就听到了外边的枪声大作,原来是个姓贾的下令开枪,出了大事。贾来向段汇报,段氏大怒,摸了摸自己的身边,恰巧没带手枪,就说:“这回恰巧我没带枪,要不马上把你一枪打死”。堂堂执政府,门前府内,有的是枪,偏偏执政自己没带,于是贾乃无恙,依然是在执政府内发号施令的大官。
“三·一八”不仅被人忘怀,而且还有人出来为段祺瑞翻案了。如此这般以“回忆”之名行翻案之实的文章,报刊杂志的编者难道不该慎之又慎吗?
楼适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