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经费缺口大 体制行政化 技术价值低 生活待遇差 农技人员的困境与出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08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专题调查

  经费缺口大 体制行政化 技术价值低 生活待遇差
农技人员的困境与出路
蒋建科 王玉堂
“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卖炭的,仔细看是农技推广站的”。这是时下对基层农技人员的一种夸张描述,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农技人员的一些境况。最近,笔者在我国农业科技人员较集中的陕西省对农技人员进行了一次调查。
经费太紧。这是调查获得的第一个印象。1979年,该省财政收入是19亿元,给农业单位的事业费是3.5亿元;1985年,省财政收入增加到27亿元,给农业单位的事业费却减少到2.7亿元。以省农科院为例,多年来人均事业费一直是1800元,除去工资和补贴外,没有多少钱用来搞科研。从前年起,省里每年给该院追加100万元,人均事业费达到2500元,但因以前欠账过多,缺口仍较大。各地、县农科所条件更差,有的每月出差费只有3元钱,甚至连买墨水的钱都没有,个别技术人员只得自己掏腰包去买。大部分农科所缺少基本的仪器设备,即使有,也已陈旧,精确性极差。可离开仪器,农技人员便无法施展本领。
科研体制行政化的局面严重束缚了农技人员的手脚。虽然各科研、技术单位都在内部搞了不少改革,某些方面有了进步,但新的体制尚未完全建立,旧体制仍在起作用,基本上还是“大锅饭”。由于受编制、物质条件、社会舆论诸多因素限制,人员优化组合、人才合理流动无法搞起来,想要的人进不来,不合适的人不想走,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内在动力。晋升职称仍旧看年限,齐步走,在评审中还存在重科研轻管理、重论文轻实践的偏向,导致许多科技人员不愿下基层,不愿搞管理当领导。
农产品价格体系不合理,导致农业科技投入与收益失衡,对技术进步缺乏推动力。由于受季节、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制周期长,投资大,凝结着科技人员更多的劳动,理应得到较高的技术报酬。但实际上,尽管农业科技成果在宏观上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可在微观上的经济效益不显著,因而农户对这些技术的需求并不迫切。如果搞无偿服务,农户还比较欢迎,若搞有偿服务,除个别经济作物外,大宗作物的技术服务根本行不通。县、乡两级政府虽然急需农业技术,但限于经济条件,有偿服务合同往往不能兑现,使得刚刚兴起的一点技术市场又萎缩下去,许多农业科技人员不得不改行,造成人才浪费。
农技人员工作条件艰苦,引出一系列社会问题。农业科研、技术推广部门一般都在城郊、乡镇,青年科技人员找对象难是最突出的问题,即使在外地找到,因不好调动工作,也只好改行调走。子女就业机会少则是影响中青年科技人员的最主要因素,仅省农科院就有待业青年200多人,有的一家有两、三个待业的,有的已待业三、五年,成为科技人员沉重的包袱。这使农业科技人员的社会地位不断下降,反映到高等农业院校,表现在报考农学类院校的学生数量在锐减。据某农学院统计,1982年,第一、二志愿报考该院的考生高达80%,到1986年已降到12%。
有关专家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从“大气候”上着手,制定相应政策法规,真正从报酬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从农业这个“小气候”上讲,应尽快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资。目前世界各国几乎都是国家办农业科研,连农业最发达的美国也是如此。限于国情,我国农业科技商品化的速度不会很快,因此,农业的科技投资主要由国家承担,今后农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给农业科技的投入。其次应考虑给农技单位制定一系列法规和相应的配套政策,深化改革,充分挖掘人才潜力,支持课题主持人开题论证,主持人与参与人要实行优化组合,双向自由选择。这中间,关键是要有敢于带头改革的领导者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法律保护。在此基础上,应鼓励支持农技人员在完成国家任务、不影响正常科研的同时,利用自己的优势自营创收;允许农技单位经营一些与技术配套的生产资料,不断发展、壮大科技力量,形成良性循环,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