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乒乓王国”何去何从——采访第40届世乒赛感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11
第4版(文化生活·体育)
专栏:

  “乒乓王国”何去何从
  ——采访第40届世乒赛感想
1959年以前,没有人把中国称为“乒乓王国”。自从那一年容国团捧回圣·勃莱德杯后,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开始“发家”,随后便当之无愧地成为这一体育项目的“王国”。
整整30年,就在当年“发家”之地,第40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结果,给中国乒乓球敲响了警钟。
 此消彼长
本届世乒赛共有4个国家的运动员登台高举金杯,这是近4届世乒赛所没有过的。国际乒联主席荻村评论说,这表明中国队优势的衰落,也说明世界乒乓球运动出现喜人的新发展。荻村先生高兴之情溢于言表。所处位置不同,中国人和外国人对此难有同样的情感。
前些年中国队7个、6个奖杯一个劲往回抱,世乒赛决赛快成了中国全国锦标赛,那时其它国家从事乒乓球运动的人没几个心里感到舒畅的。难怪有些来自乒乓球发源地的欧洲人士,总是从规则、器材各方面想方设法削弱中国的优势。
现在,瑞典男队和其他一些国家运动员赶上来,甚至超过中国。他人崛起之日,正是我们滑坡之时。对此我们除了应气量宽宏地表示高兴祝贺之外,也应想想自己怎么办。看来今后一段时间,世界乒坛无非三种可能:一、中国队像10年前输了球那样,回去卧薪尝胆,很快夺回优势。二、中国乒乓球从此一蹶不振,优势地位被人取而代之。三、进入战国时代,激烈竞争若干年。第三种可能性最大。
 失利症结
中国队这次输在男子项目。重振“乒乓王国”雄风主要在于把男队水平搞上去。经验再次告诉我们,没有新人新的技术,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中国女队能够包揽三项桂冠,同新手又多又强分不开。世乒赛开幕前,阿迪达斯公司在各国记者中举行猜奖,没有一人猜女单冠军是乔红。不少外国记者连听都没听说过她的名字,他们摸不透中国女队里到底有多少这样一鸣惊人的后起之秀。
中国女队不仅新人多,而且打法多样,各有特点。南朝鲜名将玄静和连闯直拍弧圈两面攻的胡小新、横拍削球的丁亚萍、直拍长胶怪球的陈子荷三道关口,最后还是闯不过横拍弧圈快攻的乔红这一关。如果没有这么多人守关,如果4人打法相同,恐怕玄静和早把冠军杯抱走了。
而中国男队新人少,挑不起重担。12名男队员基本上只有两种打法,除许增才、陈志斌外,大都是近台攻击型,打法显得单调,技术上也有明显漏洞,一离台就束手无策。瑞典队几名主力虽然打法差不多,但他们技术比较全面,又针对中国选手前三板好的特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抓前三板,收效明显。
 抓住根本
“乒乓王国”之称所以叫响,不仅在于拥有一大批世界级选手,还在于有雄厚的基础。这次世乒赛,整个赛期观众超过10万人次。
更使人惊讶的是,体育馆里到处可见拿着球拍的青少年,几乎人人都能像样地打几下。西德目前有上万个大大小小乒乓球俱乐部,有这么好的基础,涌现出一对男子双打世界冠军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几年,中国打乒乓球的人一年比一年少,国内今后举办重要乒乓球赛时,也可以借鉴一下这次世乒赛的经验,既办比赛,又开设乒乓球游艺、展销等多种活动,把更多的青少年吸引来。只要中国乒乓球运动保持雄厚的基础,“乒乓王国”就不会解体。
       本报记者 刘小明、江建国
      (本报多特蒙德4月1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