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大战”隐患未消除 收购季节又将至 河南干部忧心忡忡话蚕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12
第1版(要闻)
专栏:记者来信

  “大战”隐患未消除 收购季节又将至
  河南干部忧心忡忡话蚕桑
本报记者 李而亮
蚕茧收购季节将至,河南省蚕茧产地15个地县的领导干部汇集郑州,为防止今年“蚕茧大战”共商对策。谈到蚕桑长势,与会者无不面露喜色,一说到收购,却又都忧心忡忡。
河南是我国重要蚕茧基地。去年一场“蚕茧大战”,使国家损失了500多万元。今年虽然早订措施早安排,但中国丝绸进出口公司河南分公司的经理樊松奎向记者说,引起“大战”的隐患未根除:一是供需矛盾没有缓解。尤其是桑蚕丝,产量仅为需求量的1/10;二是去年“大战”中渔利者,许多没有处理。今年市场丝价见涨,这些人还会一哄而上;三是目前种茧收购归农业部门,商品茧归外贸。多头收购,很容易抬价抢货源;四是一些地方为了本地利益,自定边境价格,抢购邻县蚕丝,“大战”一触即发。另外,沿海商贩的高价抢购也很难防范。
鲁山县由于去年执行国家政策坚决,抑制大战下力而受到上级表扬。但副县长文德顺说,我们制止“大战”在群众中却“不得人心”。去年,我们开始下死令不准抬价,但邻县价钱一提,大量蚕茧就流走了。不仅上交任务差得远,连县里的缫丝厂也要断“炊”,最后也被迫往上提提。今年,我们能保证做到的就是,不在我们县“打第一枪”。
南召县是去年“大战”主要燃发地,今年成了众矢之的。南召县的领导也有难言之苦:手工丝毯加工已在南召遍地开花,每年需要用丝300吨,绝大部分靠到邻县购买。今年要让他们规规矩矩,不去抬价抢购,无疑会断了许多丝织毯的原材供应,群众能听县领导的吗?
河南蚕茧产地干部的普遍看法是,从中央到地方,为防止蚕茧大战,各种通知、文件不谓不多,不谓不具体,关键的是怎样落到实处。与会者说,有政策就该有人去监督执行,有法令就该动真格的。这样新的“大战”才能避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