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红山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4-18
第1版()
专栏:朝鲜通讯

红山顶
新华社记者 许志林
“红山顶”是一座标高五百九十多公尺的小山岭,它在朝鲜中部金化城以北。“红山顶”这个美丽而动人的名字,是我们英勇的战士们给它命名的。
远在去年六月一日,志愿军某部就来到这一座山岭。站在山顶上,战士们可以俯瞰盘踞在金化城中的敌人的行动。敌人的前沿阵地和我们的前哨仅隔一条山沟,相距不过二百公尺,敌人的谈话声清晰可闻。十个月来美国侵略军曾向这座山岭发动了近百次的进攻,日日夜夜轰击这一狭小的山头阵地。夏天,阵地上被敌人打来的炮火烧得寸草不生;冬天,敌人的炮火将白雪覆盖着的山峰打成一片焦黑,又从黑土下翻出红色的岩石。在这座山岭阵地面前的土地上,进犯军流了许多污血,但他们始终只能徘徊在山岭之前。“红山顶”的名字就是这样被叫出来了。战士们自豪地说:“‘红山顶’是我们保卫和平的千万个山岭阵地中的一个钢铁堡垒!”
我们的战士们曾和美国侵略军在这儿进行了持久的战斗,他们英勇机智地杀伤了一批批的进犯军。有一次,敌人两个排在七辆战车几十门大炮的掩护下,向山头进攻。天刚亮,敌人的炮火开始轰击阵地。不久,敌人一个排分成三股向我前哨阵地冲上来;敌人的另一个排暂时埋伏在山洼里。这时,战士们早就作好了准备。直等到敌人攻到离前沿只有二三十米时,班长倪相宝马上命令战士黄永祥投出
一颗手雷,接着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把从正前方攻来的敌人打得只剩下一个逃了活命。倪相宝指挥战士们打垮了敌人的正面冲锋后,身上已五处负伤,他接着咬紧牙关带领战士们打退敌人从左侧的进攻后壮烈牺牲了。这时,老战士黄永潘挺身而出,代理班长指挥作战,打垮了右侧敌人的最后一次冲锋。埋伏在山洼里的一排敌人还未来得及展开,就被我们的炮火打得只剩下七个人。想逃命的敌人慌慌张张地才爬上战车,突然一声轰然巨响,一辆战车被地雷炸毁了,其余六辆战车回头就逃。这一仗打死打伤敌人六十个。
敌人许多次强攻失败,就改为夜间偷袭。有一天夜里,“红山顶”的了望哨从照明弹光亮里望见对面山坡上隐隐约约地有一个个黑影在移动,有时还传来一两声轻微的碰击声。往常敌人每晚的“例行炮击”今晚也忽然停止了。班长姚锦新接到了望哨的报告后,命令大家做好一切战斗准备,一面派人向排长报告情况。火箭炮班副班长卢德梯也将炮弹装上了炮膛。果然,一个班的敌人躲躲闪闪地摸到了我火力圈里。姚锦新看得真切,立即一声口令,轻重火力突然射向敌群。敌人知道偷袭不成,连忙将掩护进攻的一个排也参加猛扑。这时,排长李广带着战士们赶到参战,敌人立即被压到山角里。火箭炮班副班长观察到敌人的机枪阵地的位置,他立即命令射手于金尧开火,仅一发炮弹就打哑了敌人的机枪;接着,又击毁了敌人的无后座力炮。几分钟以后,敌人丢下一大片死尸,狼狈溃退。
在长期的面对面作战中,战士们一面打退敌人的进攻,一面抓紧有利时机,不断向敌人发起小规模的反击、伏击和夜袭。有一次,敌人用优势兵力攻占了阵地左前方的一个小山头。“红山顶”的一个战斗组长带着两个战士乘敌立足未稳,在炮火的配合下,用十五分钟就收复了山头,并且杀伤了八个敌人。战士们还在阵地上展开杀敌竞赛,出现了许多神勇的狙击手,只要敌人在阵地上偶一露头,就会被突然飞出的子弹打死或打伤。夏天,狙击手们在绿荫丛中利用地形和地物射击敌人;冬天,他们把枪和身体伪装得和白雪一样,就是咫尺相对敌人也找不到他们的踪迹。有一次,狙击手王志民隐蔽在雪地中用四发子弹就打死了三个敌人。战士们把这叫做
“打活靶”。阵地上天天传播着“打活靶”的捷报。战士们编了一首快板,歌唱着自己的胜利:“北风吹,大雪飘,美国鬼子真糟糕;打活靶,真巧妙;一天打一个,日久就不少;提高技术,杀伤敌人;本钱不多,收获不小!”敌人给这些勇士们打得昼夜不宁,整夜用照明弹壮胆;偶而听到一两声冷枪,敌人就吓得枪炮齐鸣,如临大敌。
自去年六月到现在的十个月来,守卫在“红山顶”上的志愿军战士们共消灭了三千多个敌人,击毁了敌人十多辆战车,并且缴获了许多轻机枪和重机枪,无后座力炮和各种枪支。直到现在,“红山顶”仍旧像一把锋利的尖刀,紧紧地贴在金化城敌人的胸膛上。“红山顶”上的志愿军战士们正愉快地迎接着他们第二个战斗的春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