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关于“破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15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青年热门话题

  关于“破格”
中央国家机关团委 韩旭东
破格堤拔、破格晋升、破格使用、破格评聘、破格录取、破格……,它给青年带来了多少期望与追求,也带来了多少困惑与失望。
通常所说要破的“格”,一般都是某种人的自然属性的标志,如工龄、年龄、资历、军龄等,这是“格”的硬指标。正是根据这种含义,中国某著名的社科机构几年来共“破格”晋升了10多位35周岁以下的青年人为正、副研究员;中国某大银行系统在全系统高级职称评定时,破格晋升了2位37周岁的青年人为高级会计师。这本是一个让人喜悦的绝对数。但再看这些破格者在同级职称总人数中所占比例时,人们却不禁大为失望:1/100和1/1500。破这个“格”,确实太不易了。
另一方面,同是一个“格”,某些国家级的科研单位中的“洋博士”们回国前许愿的职称却不能兑现。因为“总要算一算你来单位的年头和资历呀”。一位很有贡献的青年经济学家,被他带领的同伴们早在几年前就进入了副研究员的行列,而他还仍是助理研究员,因为他过多的与众不同,太不善人际关系。这些,又正是“格”的软指标。当权力、个人意志、办事人情绪、习惯乃至思维方法成为“年头”的背影时,被破格的概率大概很难大起来。
对青年人来说,破格应该加上一个“被”字。破格必须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效应,既要赶上政策波动的机遇点,又要赶上本单位晴朗的小环境,还要得到普遍的宽容。破格的过程没有一个法定的程序,甚至也没有一个规矩,主要地还是一个人为的过程。结果,又使“格”具有明显的不确立性。
对破格,不少青年人心头弥漫着一种普遍的消沉:反正大学毕业五年后都是工程师,都是主任科员,干五年、混五年都一样;反正入党多考虑老同志、提干多是搞平衡,再怎么努力都一样;反正工资、奖金都是定数,干多干少都一样……当然,我们还应感谢现有国情下的“破格”,因为它毕竟曾迈出了“不一样”的一小步。我是想说,倘若十年后青年高级知识分子的比数仍是今天这样,这种总是以老人为主体的循环结果,会给国家的文化、科学带来希望吗?
破格定式的局限性,渊源于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几千年论资排辈观念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破格已是对这种传统观念的松动,但从其基本线索上依然是延续了这种观念的惯性,这当然也体现了改革的两难状态和不彻底性。由于这种陈腐观念,遏抑了平等竞争机制的形成,把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压缩在夹缝中。二是受中国敬老文化(非道德意义的)的影响,在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上。形成了从人到事、从经验到理论“都是老的好”的思维定式。“生姜还是老的辣”,这种心理总是在悄悄地束缚着人的头脑。三是受到“相马论”的人才管理体制的影响。由于“马”总是相出来的,并且总是在相“马”者眼前晃来晃去的“马群”中相中,而相马的结果,往往又冠以“破格”加以认定。然而,“千里马”是跑出来的,“是骡子是马得拉出来溜溜”。既然大家都可以“跑”,而不是只让几匹马去“跑”,那么如何“破格”就值得进一步研讨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