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苗兰一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15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苗兰一夜
本报记者 朱维群
在贵州榕江县,我向县民委老杨提出采访侗族中最穷的寨子。老杨说:“我们去苗兰吧,那里太僻远,连我也没去过哩。”
县城同苗兰所在的栽麻乡通公路。土石路面在险峻的大山上盘旋,山下深峡相传就是诸葛亮火烧孟获藤甲兵的地方。从栽麻到苗兰可就全凭腿上功夫了。我们在只容一人的山路上攀登3个多小时,大汗淋漓,直到天暗下来,才望见山背后袅袅炊烟:苗兰到了。
人未进寨,先听到一片此起彼伏的“咚咚”声。那是各家的女孩子在舂米做晚饭。这种用脚踩的木杵和石臼,不久前我在一部介绍贵州古代墓葬文物的纪录片中见地它的铜制模型。女孩子们身穿大襟青布衫,腰束彩色宽布带,裹绑腿,绑腿上端系着细细的红绿两根带子;男子们青布包头,短而肥的上衫,大裤脚——简直是一幅纯真的侗家风情画。
苗兰穷,全寨117户,有20%缺粮。其他户也是刚刚够吃而已。人均总收入180元,其中现金不过50元。侗族习惯,寨子再穷也要有座鼓楼。苗兰的鼓楼现在就剩一个顶了。
晚上,我们和几位侗胞围坐在村长杨国忠家的火塘边聊天。村长不识字,憨厚寡语,坚持举着煤油灯为我记录照明,请他放下也不肯。
如果说电和路是现代文明列车赖以前进的两根轨道,那么苗兰的穷首先就在缺这两根轨。1979年寨子曾贷款、集资1.3万元修了个小水电站,由于没有技术人员,仅一年就弄坏了。再修还得1万元,可寨子里不仅没有一分钱公益金,还有2000元贷款至今没还。大家说:“没有电,吃饭靠舂米,也不能大量加工猪饲料来发展养猪业。没有电,收音机、电视机都用不上,外面的文化也进不来。”从寨子到县城,抄近路也得走70里山路。侗胞们除了不得已要拿鸡蛋、木炭到乡里换点油、盐、布,轻易不下山,到县城就算是“看世界”了。
“水使人通,山使人壅”。封闭的环境严重限制了高坡侗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苗兰只种一季稻,又不相信“客家稻种”(杂交稻)。近年在区乡半强制推广下才种上杂交稻,加种一季油菜,而麦子至今不种。苗兰四面皆山,但人们除了砍柴烧炭,想不出其他利用办法。以至人没富起来,山林却少下去。有一回曾将130亩坡地一次性转让给外乡人使用12年,全部转让费仅400元。外乡人利用坡地植树养香菇,很快就见到成效。而苗兰却将这400元买了几件戏装,每年春节穿出来唱一次戏。
说到医药卫生,这里的人“医鬼兼信”。求医不成就求鬼,求鬼不灵又求医。本寨原有一位老鬼师死了,现在求鬼也要到邻近寨子“引进”。
苗兰出路在哪里,我们在火塘边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除种植业要普及良种、提高复种指数外,应利用多山的特点,加快发展林业。从1985年起,苗兰已开始恢复在“文革”中被毁掉的林地,现已种杉木2000亩。但是用材林生长周期长,同来的乡长建议他们不要坐等杉木成材,可以利用这里良好的气候条件,种果木、种葡萄,将林业的长期效益和近期效益结合起来。
民委老杨说:电的问题,县里已准备来人帮助,但修路由于缺少缺资金,难度太大。只有等杉林成材后,由林业部门来修路。现在可以做的是拓宽、整修现有山路,方便寨民进出。
我们也曾到过不少开始富裕的侗家寨子。像邻近县城的中宝乡,由于地势平坦,近几年又发展起西瓜,人均纯收入已超过400元相比之下,像苗兰这样受客观环境束缚而落后的山区寨子,应当得到政府与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苗兰虽穷,可是同所有侗家寨子一样热情好客、注重礼仪。侗家待客讲究用糯米,寨子里糯米不足,主人全家吃糙米,却把大团糯米饭和大块红红的腌鱼堆到我们碗里。我们告辞之际,村长家又用新蒸的糯米团包了一大碗炒鸡蛋,外面再用干净稻草捆扎起来,非要我们带上不可:“侗家的规矩,客人在路上也不能饿着!”村长怕我们不识路,挑上五六十斤一担木炭,一直送我们下山到公路边。
当我走上寨子旁的高坡时,不禁回头又深情地望一眼晨雾笼罩下的侗寨:“苗兰的乡亲们,快快富起来吧。”(附图片)
  勤劳纯朴的侗族姑娘。 (摄于贵州省榕江县)罗林春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