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3阅读
  • 0回复

军营里的婚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16
第4版(社会生活·体育)
专栏:社会广角

  军营里的婚恋
新华社记者 曹国强
“春来江水绿如蓝”。在以绿色为主色调的军营里,军人们的爱情宛如春日辉映下的一江绿水,既深沉又不可测。
有资料表明,“文革”期间,军队干部被迫离开部队的,除“政治原因”外,大多是因为“个人问题”。某部小P是国家用等身黄金培养的“全天候”飞行员,却因未来的岳父是个“右派”,被停飞转业。
如今,军人婚姻的种种“禁区”已被冲破,他们在婚姻上不再为无辜被戴上“觉悟不高”等帽子而担忧。前年春天,驻京某部来了七八位妇女,指责闹离婚的军人丈夫是“陈世美”。部队调查发现,这些夫妻感情破裂,婚姻关系无法维系,就过细做女方的工作,并尊重被告军人的选择。某部一位入伍前迫于父命与家乡一姑娘结婚的宣传干部果断提出离婚申请后,不但没受责难,根据其德才情况仍被委以重任。某军区一位副司令员对记者说:近年来,他们部队几百名干部结婚没有一人因未婚妻“社会关系不清”不予批准的,10多名正常离婚干部没有一人因此影响提拔。
有迹象表明,新一代军人们正悄悄发动着一场“农村包围城市”的婚姻革命。总政的一项调查表明:近年来,从农村入伍的干部95%以上在城镇择偶,而农村入伍的干部要占整个干部队伍90%以上。
记者与几位“进城”的农村籍干部聊天,他们认为在城镇择偶“喜忧参半”。喜:爱人文化水平较高,有共同语言,后顾之忧少,不必为责任田的春耕秋收劳神费力,可免去将来家属“随军”之苦,转业后可落城里户口。忧:住房困难,家庭不稳定因素增多。一位部队领导却认为干部在城里安家弊大于利。他说,过去干部大多在农村安家,妻子泼辣能干,“拉后腿”的不多。如今情况变了。他向记者出示了一份调查:在被调查的50多名在城里安家的干部中,59%希望早日转业进城,45%承认“拉后腿”是影响安心工作的主要原因。
时下,虽然年轻漂亮的军官不再像过去那样是姑娘们崇拜的偶像,但愿作军人妻子的仍然大有人在。不少忠贞的姑娘把自己的爱情奉献给那些在前线战斗中负伤致残的军人,她们高尚的举动赢得了千千万万人的钦佩。当一名纺织女工推着丈夫徐良的轮椅走遍大半个中国时,谁不为他们真正的爱情击节赞叹呢?
当然,勿庸讳言,军人的婚姻面对着挑战。在一些地方,五六十年代那种以当军属为荣的观念在逐步淡化。一些女青年在与军人谈恋爱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四怕”:一怕精神空虚,二怕家庭负担繁重,三怕独守空房,四怕干部转业安置难。另外,军队干部一般择偶时年龄偏大,谈恋爱的时间比较短,即使是抛弃了世俗观念的姑娘,在她还不了解军人的理想、兴趣和价值观时,也是不轻易做出奉献自己爱情的决定的。所以,军队干部择偶逐渐趋向实际。据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军人的择偶标准,首位的是“稳定、正派、贤慧”,其次是“懂感情”,第三才是“相貌”。
我国目前的离婚案件中,有三成是由于第三者插足引起的,而在军人离婚案中,这个比例要高得多。
面对挑战,军人们殷切期望得到地方司法、妇联、工会等组织的帮助,同时他们也应完善自身,去赢得属于自己的那份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