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到拉萨的运输线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4-19
第1版()
专栏:拉萨通讯

到拉萨的运输线上
新华社记者 赵慎应
从拉萨河到金沙江边长达二千五百多里的运输线上,每天都有千百个藏族人民组织的运输队,络绎不绝地向拉萨前进。
从硕般多到洛隆宗,在平坦开阔的河谷里,男女藏民赶着数以百计的牦牛群,吹着口哨,唱着嘹亮的山歌,愉快地前进着。当我问他们驮的什么时,他们都伸着大拇指说:“金珠马米(解放军)的大米,孟布(很多很多)的有了。”在横亘一百二十里拔海五千三百公尺的瓦合山上,云雾弥漫,雪花纷飞,一群群的牦牛像在白茫茫的海洋中迎面浮游过来。雪落在藏民们身上,使每个人都变成了雪人,但他们仍满面笑容和我招呼着:“老乡!牙姆(很好)!”沿途的山脚下,草地上,我看见许多藏民赶了一程路后坐在地上休息,吃着?粑。成群的牦牛在吃草,驮子堆在路旁,整整齐齐地像一堵短墙。
沿途兵站的人员告诉我,藏民的运输队从来没有使物资积压下来,总是随到随运。藏民们在支援人民解放军进藏部队的运输中,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嘉黎和边坝的藏民,曾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四五百头牦牛,等待运输物资。洛隆宗和边坝的头人和藏民,经常跑到兵站去看有没有物资需要运输,他们向兵站人员保证说:“请放心吧!绝不积压物资,牲口不够,我们自己背。”
在运输中,藏民们有很多爱护物资的生动事例,热雅地区一个名叫伦堆的藏民,他带了六十多头牦牛运输了三十多次,没有一次损坏或少过物资。当他每次接受运输任务后,他总是仔细地将麻袋检查一遍,破了的就自己缝补好。从热雅到昌都要翻越拔海四千九百多公尺的达马拉山,夜间宿营在荒凉的山顶上,他便和伙伴们睡在物资周围,保护着物资。雨天,他们便在物资下面铺上一层石块,上面盖上氆氇,防止物资受潮湿。他这种爱护物资的模范行为,在今年元旦的群众大会上受到解放军某兵站的奖赏,并赠给他写着“模范运输员”字样的锦旗。在江达宗,一个叫聃次的藏民在往角雍的运输途中,他的一头牦牛从悬崖上跌到湍急的河里淹死了。他当时不顾自己的牛,立即钻进水里将物资捞起,自己背着送到目的地。他的模范事迹不但受到人民解放军的表扬,而且在藏民中广泛传诵着。
藏民们在运输中和解放军的兵站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到兵站里总是有说有笑。某兵站的院子里,常常挤满了藏民,如同热闹的会场。藏民伦堆在每次运输中路过某兵站时,就要到兵站坐一坐,找兵站里的解放军谈谈心。
藏族人民永远爱护和积极支援着人民解放军。他们说:“解放军来给我们办事,不但不向我们要东西,我们运输一点物资还要给脚价,怎能不感激解放军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