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读“论共产主义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4-19
第3版()
专栏:

读“论共产主义教育”
张腾霄
“论共产主义教育”(加里宁著,苏联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印行),是加里宁在二十年内以他亲自经历过的革命经验,论述布尔什维克党如何进行宣传鼓动工作和教育工作的一本通俗的书。这本书收集了三十篇讲演和论文,其中除了几篇是讲一般的宣传鼓动工作之外,大部分是给学校和共产主义青年团所作的讲演。所以这本书可以说是加里宁献给苏联青年和全世界青年最好的和最有价值的礼物!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加里宁以其特有的宣传鼓动的天才,把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贯彻到苏联人民的生活、工作、斗争的各方面中去了。正因为如此,它便能够起动员作用和组织作用,它便能够鼓励苏联人民更有效地起来同资本主义思想残余作坚决斗争,并自觉地成为共产主义建设者。
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应该是怎样的人物呢?加里宁认为真正的革命者首先必须有巩固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因为只有真正具备了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政治家和社会工作人员才能正确地了解他的工作的环境,了解和规划今后的前途,并组织群众、引导群众去进行战斗;才能从公共的集体利益出发,把集体事业看作高于一切的,以集体事业为第一生命。
我们看到在革命队伍中,有一些人,甚至是参加革命许久的人,他们没有真正具备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他们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集体的利益,而是为了个人的利益。他们没有任何高尚的理想,不是把“个人疾苦”作为“从属”的东西。这种人在初参加革命时,有的可能积极工作,但是他们往往是为了博得上级的称赞,自己能得到提拔;在工作适合于自己的目的和爱好时,还能敷敷衍衍地做一阵,一旦工作不能表现自己时,便会患得患失,甚至消极怠工起来。
在这次“三反”斗争中,这种人的毛病暴露得最明显不过了。他们有的平时也可以装成“革命”的样子,也好像是在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似的,其实,他们的脑子里装有许多资产阶级思想。他们羡慕资产阶级的堕落生活;追求个人的名誉和地位等等。而在复杂的城市环境里,他们经不起外界的引诱,于是堕落蜕化,以至和违法资本家勾结起来盗窃国家财产,竟变为人民国家的罪人了。
由此可见,对于加里宁关于巩固的共产主义人生观是真正的革命者的必要条件的见解,是应该如何地加以重视了。可是,怎样才能树立巩固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呢?那就需要好好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因为“布尔什维克党底力量就在于它是由马、恩、列、斯底学说所武装起来的,并且完备地把握着这一武器。”(第二九页)这里所说的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仅仅是熟读马、恩、列、斯的著作;更不是为学习而学习,或是为装饰门面而学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这样的人。中国人民革命在全国范围内胜利后,曾经广泛形成学习的高潮,这是极好的现象。但是有一些人,特别是
一些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不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神和实质,而只是学习一些名词和术语,骨子里依然抱着旧东西不放。这种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本来就不是要来解决什么问题,而是为了把自己装璜一番。还有的人对于一切问题都能夸夸其谈,但其实是自以为是或似是而非,根本说不上他是个“真有学问的人”。
加里宁说:“要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就应该用生活来充实理论,就应该把日常工作与理论联系起来。要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就是说,要成为创作家。”(第二十页)“只有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研究你们当前的具体现象,你们才能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不管工作怎样简单,马克思主义者底思想永远应当奔放着,研究着,创造着。”
(第二一页)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用生活来充实理论”,“把日常工作与理论联系起来”,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贯彻到生活和斗争中去,用它来分析和认识生活和斗争中的问题。
为了普遍地在苏联人民当中树立巩固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广泛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件重大的事情。在这本书里,加里宁对于如何在群众中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仅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而且这本书的本身就是一个最好的范例。加里宁认为在向群众作宣传时,如果没有强烈的政治思想性,即使他所写的文章和所作的报告在外表上如何漂亮动听,“这都是无花之果”。对于宣传的方式他是异常重视的,他说:“用事实来进行的宣传与鼓动,是更加实际得多的。……用事实来进行的宣传及鼓动,乃是最有效的宣传工作。”(第二四四页)任何
一个做宣传工作的人,不论是写文章或作报告,都从你宣传的具体对象和具体环境出发。他认为在战前和战时的宣传工作所采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他说:“例如,我们要是到某个大村庄的集体农民大会去发言,插上很多笑话,戏谑诙谐,有声有色,这类言词在两年以前,也许能受到欢迎,引起大家笑笑,鼓鼓掌,弄得听众高兴一番。试问,目前能够这样去讲话吗?当然不行的。”(第一六五页)同时,讲话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即使你很有学问,如果你是以漠不关心的态度去对待听众,他们是不会有反应的。加里宁是多么具体而微地教导我们怎样做宣传工作啊!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世界劳动人民争取解放的思想武器,然而我们有些同志还没有学会有效地向群众宣传这种思想。
加里宁除了谈论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外,还用很大篇幅来具体论述苏联人民所必须具备的共产主义道德。他指出阶级社会里的道德是有深刻的阶级性的。他教导苏联人民必须“摆脱掉那种种由地主资产阶级几百年来的统治所薰陶的精神、习惯和风俗”(二七四页),而树立新的道德标准。这新的道德标准就是:第一、对于劳动的新态度。在新社会里劳动是一种光荣和英雄的事业,人们必须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奋斗。他说:“共产主义建设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以及苏联劳动者在与资本主义作斗争中的雄强武器,便是高度的劳动生产率。”(第九三页)第二、保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的公有财产。加里宁转引列宁的话:“当一般普通工人起来克服极大困难,奋不顾身地设法增加劳动生产率,设法保护每一普特粮食、煤、铁及其他产品,这些产品不是归劳动者本人及其‘近亲’所有,而是归他们的‘远亲’,即归全社会所有,归千百万起初联合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然后又联合为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人们所有,——这也就是共产主义开始了的时候”(第二七六—二七七页)。列宁是把人们对于公共财产的新的大公无私的态度作为共产主义的开始来看待的。第三、是要爱护社会主义的祖国。苏维埃人们的爱国主义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之一,而这种爱国主义又是和国际主义密切联系着的。苏维埃人民有坚强信念,即在战争中最困难的时日里,都相信胜利是一定属于他们的。第四、集体主义的精神。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们都是有组织的集体,任何有才干的人,如果离开了集体和集体的力量,都将是一事无成的。第五、要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加里宁说:“文化性能使一切有益工作卓著成效。工作愈复杂和愈精致,它也就需要更大的文化性。我们需要文化,就像需要空气一样。”(第一一一页)“为要完成自己这一使命(作者注:即完成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无产阶级与集体农民一起,应该把握并精通人类文化的全部遗产,掌握科学与技术底一切精华,攀升到知识底极峰,成为全世界最有学问的人。”(第四○页)
加里宁对于在青年中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特别重视,他认为学校是系统地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人生观的重要场所。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科学也日益向前发展着,科学的分类是越来越精细的,而研究科学的人也必然是越来越是专门化的,这是自然的趋势。然而这就隐伏着一种危机,就是容易走到观察问题的片面性。而资产阶级教育则是人工地扩大这种片面性,只给学生一些零零碎碎的、狭隘的实用知识。我们为了克服这一危机,使学生能全面地、科学地观察问题,就必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综合了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高的成果。所以任何学科都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的观点来加以解释和说明。
加里宁认为社会主义的学校和资本主义的学校有原则的不同,社会主义学校不允许培养出“公子哥儿”来。他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并认为俄文、数学、体育这三门是基本的课程。因为无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将来学习那一种科学,特别是将来要研究社会科学,是需要有很高的俄文程度的。数学它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和合理地思想,同时在实际中应用的范围也是很广泛的,它是研究一切科学的基础。体育为什么成为基本课程之一呢?加里宁说:“在人民中广泛发展体育和运动是特别有益的,因为这可以使人们纪律化,增强人们的体质,可以激发自动精神和主动性,教会人们去协同动作。一言以蔽之;若要培养健康,强壮,灵敏,机智,勇敢,既善于克服困难,又卓有信心正视前面的人,则体育和运动乃是很重要的因素。”(第三四页)加里宁认为必须把体育活动同社会主义的一般建设事业联系起来。这个教育方针也可以做我们的参考。我觉得我们新中国的普通学校也应以国语、数学和体育三门为基本课程。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应该扩大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加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没有这种宣传和学习,不但不能引导中国革命到将来的社会主义阶段上去,而且也不能指导现时的民主革命达到胜利。”(“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六七七页)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是我们宣传共产主义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本很好的书。我们全国青年们和教师们从这本书里一定能得到许多他们需要的东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