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讲文明 守秩序——访问蒙古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17
第7版(国际专页(社会))
专栏:

  讲文明 守秩序
  ——访问蒙古散记
  丹林
在蒙古10天访问中,我相继住过4个旅馆,从首都的一流旅馆到省、县的旅馆、疗养区的宾馆。无论是客房服务员或餐厅服务员,都不收小费。其它公共场所如剧场衣帽间,服务员热情服务也不收小费。我的陪同阿地亚是位职业外交官,到过一些国家,深知在国外小费与服务殷勤的关系。但他说,搞好服务是服务员的本份职责,为此已经领取了工资,没有理由不认真服务。蒙古人就是这样理解自己工作的,所以没有使用小费的习惯。
在乌兰巴托,我看过3次文艺演出:芭蕾舞、民族歌舞和马戏。这是3场艺术形式与观众群均不相同的演出。芭蕾舞的观众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民族歌舞则雅俗共赏,而观马戏的数青少年最多。3场演出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观众的文明举止:进入剧场前,自觉地把大衣、外套、帽子留存在衣帽间;入场后保持场内整洁与宁静,没有抽烟、吃零食、喝饮料的,没有高声说笑的,更没有吹口哨、跺脚、怪吹的;演出时,观众全神贯注于舞台,场内很少有人走动,一曲终了,观众以持续的有节奏的掌声表示谢意或请求加演。演员也端庄自重,绝无轻浮挑逗的动作。舞台上下的表现反映出蒙古人讲究文明的社会风气。
在乌兰巴托,我没有机会乘坐公共汽车或无轨电车。但在旅馆的窗前,我多次地观察过楼前广场上的汽车和电车的运行。印入眼帘的总是款款而行的车辆,整洁的车身,明亮的车窗,站台上候车的人们(上下班时还是比较多的)虽未见排列成队,但车来时总是先下后上,鱼贯而行,没见过拥挤,没见过推搡,人人自觉地遵守秩序,讲究公共道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