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改进植棉技术提高棉田单位面积产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4-20
第2版()
专栏:

改进植棉技术提高棉田单位面积产量
政务院华北行政委员会农林水利局
中央人民政府大力号召植棉,实行各种奖励政策,使全国棉花总产量超过了抗日战争以前最高的年份,并且大大地改善了棉农的生活。特别是开展爱国主义丰产竞赛运动以后,涌现出大批植棉模范和能手,创造出各种增产技术。这些植棉模范和能手,都创造了优异的成绩。如一九五一年水地植棉,山西解县曲耀离每亩实收九百一十二斤,虞乡张齐荣每亩实收七百四十三斤,河北石家庄梁家瑞每亩实收七百四十五斤,肥乡张德芳每亩实收七百六十三斤。一九五一年旱地植棉,山西赵城申怀仁也创造了每亩五百七十八斤的纪录。这些成绩,显示出人民民主制度怎样发挥了劳动人民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我们在生产工具没有大的改进的现状下,凭着农民实践中得出的巧妙耕作方法,就使水旱地棉花产量较前提高四、五倍。这使我们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了信心,对于赶上苏联创造的每亩棉花产一千八百斤的最高纪录,也有了勇气。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关于一九五二年农业生产的决定”中指出:今年农业生产的基本方针是集中力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要求全国在一九五一年的基础上,增产棉花百分之二十。棉花播种面积要稳定于一九五一年的水平,不予增加。因此,改进棉花的栽培技术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方法。中央农业部在三月三十一日发出“关于改进栽培技术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的指示”,提出保墒防旱、及时播种,合理施肥,彻底治蚜,保持并推广良种,适当密植,精细整枝等六项改进技术的意见。为了加强对华北棉区的植棉技术指导,我们依照中央农业部提示的顺序,把华北植棉模范的丰产栽培技术总结整理,尽可能地提高到科学理论水平,以供华北棉区领导生产的干部、劳动模范和农民群众参考和推广。(依照中央农业部指示的顺序,第六项应为“精细整枝”,为了总结方便,我们把它并入第二项。我们另考虑“注重早熟”是华北的特殊问题,改列为第六项。)
(一)保墒防旱,及时播种
华北每年春季缺雨,每遇旱年,棉田播种面积就要大减;即使平常年成,也有很多棉田缺苗。因此,抗旱播种和争取全苗,就成为各地生产领导方面的严重的课题。
一九五一年,在人民政府正确领导下,从群众中发现了克服春旱和缺苗的方法:一、从邯郸植棉模范的经验中发现了“抢墒接墒”的办法。一九五一年河北省植棉一千七百万亩,其中即有一千万亩是用这个方法播种的(其余三百五十万亩是水地,另三百五十万亩是担水点种的)。二、从曲耀离等劳动模范的耕作中发现了“精密整地、收墒保墒”的经验。曲耀离不仅能作到及时播种,而且历年保证了全苗;梁家瑞的棉田缺苗极少。他们的经验纠正了“缺苗无法预防,只能补救”的陈旧观念。
怎样抢墒、接墒呢?第一、要验墒。凡底土土色发黑,用手轻握成团不散开,而耧脚带出湿土半天才干的,叫做真墒;底土土色发黄,在手内不能团起,耧脚带出湿土一晒就干的,叫做假墒。真墒才能播种。按墒的深度,还分出“一指耩、二指抢、三指以下用接墒”三种办法。掌握墒情要凭眼力手力的经验,要经过练习。第二、要抓紧播种时机。下小雨后趁墒抢种,或用耠干耩湿等办法把种子耩在湿土里;也有掘开干穴,借用本穴底的湿土盖在前一穴的种子上,再借后一穴湿土盖在本穴种子上等方法。
但在春旱严重的情况下,土中所含水分基本上是不够用的。为了在旱年抢墒接墒时出苗率多,为了在平常年进一步争取全苗,还必须掌握精密整地、收墒保墒和播种技术。曲耀离等的整地方法是华北地区的旱地耕作法。在他们田内看不见一棵缺苗。他们的方法是:秋耕主要为了保存水分,松软土壤。因此,在霜降拔秸以后就赶紧耙地松土,耙后进行第一次秋耕。上冻以前第二次秋耕,利用原地的松软,进行六、七寸的深耕,使底土分两次翻上来。每次耕后耙平、加耢,使土壤疏松细碎,防止水分蒸发。第二年解冻后春耕。春耕主要是为了把基肥翻入土内。抓紧刚开冻数寸时及早动手,并且只耕深三、四寸,以便吸收溶化的雪水;随即耙耢,以免翻出的湿土蒸发。以后遇雨或隔一定时期,进行耩地或耙地,耩耙后并耢地,一面保蓄水分,一面铲除杂草。植棉模范的经验是耕耙次数愈多愈好。如曲耀离秋春耕各一次、耩两次、耙两次、耢四次;梁家瑞秋春耕各一次、耩两次、耙八次、耢四次。他们使地面下松软地面上无小土块,造成一层保护土皮,防止水分蒸发。但在旱年,春耕(翻二犁)就不要进行,而以多耙多耢来代替,以免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基肥可移后在播种时施下,或开沟施于播种行之间。
(二)合理施肥,配合灌溉、整枝
施肥和灌溉是保持土壤肥沃的主要因素,摘心整枝是避免疯长、防止蕾铃脱落、促成早熟的重要措施。三者合理配合,才能使产量显著增加。否则,肥多水少,肥料不能供给作物吸收,肥效不能完全发挥;水多肥少,就单纯剥夺地力,使土壤加速变为瘠薄。而施肥灌溉后,不行摘心整枝,就会赘芽丛生,棉株疯长,结铃甚少;或虽结铃而脱落很多,成熟晚,产量低。旱地缺少灌溉,除施肥、摘心整枝外,也要精耕细作,保持水分。目前农民对这三项措施的认识有很大差别;有些农民有保守观念,需要纠正。如晋南部平分农民,认为施肥会使棉花疯长,吐絮时间延长;原、河北部分农民,认为灌溉只是起救旱作用,新打的水井只在播种时灌一次水;山西虞乡有百分之八十棉农不会摘心整枝。有些棉农盲目施肥、灌水,不讲技术,也须加强领导。如邯郸宋成全,施饼肥过多,基肥施豆饼三百斤,棉饼三百斤,追肥施菜饼二百五十斤,致播种三遍才出好苗;以后生长过旺,不敢整枝打杈,致棉株下部棉铃脱落,产量只四百六十斤。解县李顺昌,灌溉不看天时,浇水以后连下一天多雨,棉株都长疯了。
在施肥方面,劳动模范们把基肥用量逐年增多。曲耀离去年施了九千斤圈粪及羊粪(或估计一万二千斤),梁家瑞去年上了九千斤粪,另外配合饼肥二百多斤。他们大量施用的圈粪是有机质肥料,可以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及团粒组织,肥分不易流失,分解缓慢,在棉花吐絮前能长期陆续供应。曲耀离的棉田是轻硷地,梁家瑞是粘质壤土,更因有机质有膨软土壤、增加地温的功效,改良了土质。水地施肥九千斤是空前的;由于他们和灌溉、摘心整枝技术相配合,克服了因施肥多而晚熟的毛病,发挥了丰产作用。梁家瑞、张齐荣以前不施追肥,前年都施了一次,去年才改成两三次的“少量分施”。梁家瑞在棉花孕蕾时、初花时、盛花时三次施下。吸肥最多时期,正是孕蕾到盛花;过此再施,就会延迟成熟。如磁县农民到八月初才上追肥,以致棉铃只开裂百分之三十。
关于施肥,还有以下几个问题亟须注意:
1、曲耀离、梁家瑞的圈粪质量如何,亟需分析,以便各地施圈粪时依质量好坏斟酌加减。
2、基肥究竟施用多少才达到最高量?还在摸索阶段;须要在各产棉区测定土壤肥力,分别试验。
3、一般基肥多在春季施;实际上春耕浅,肥料翻入地下不深,并常因春旱地干,效力发挥不足。若改在秋天施,使有机肥料经过一冬醱酵腐熟,不但能蓄水,更易被作物吸收。农民不能秋施的原因是冬前积肥不多,大部肥料在种麦时用去。如采用苏联的秋春双施的方法,秋施三分之二,春施三分之一,既配合了早晚深浅,又解除了积肥困难,可以试行。
4、目前大量施圈粪、豆饼做基肥,虽也含磷钾,主要是供给氮素。为了防止疯长、避免晚熟、减少脱落和多结棉铃,必须准备大量磷肥。但在华北干旱、寒冷、多硷性土的环境下,骨粉究能发挥多少效能?从国外输入过磷酸石灰是否昂贵?自己制造有无困难?都已到了应该考虑的阶段。
5、追肥以硫酸錏、饼肥、人粪、谷糠等速效肥料为宜,并须配合过磷酸石灰。豆饼必须经过发酵腐熟,肥效才能迅速发挥。去年多数地区所施基肥没有发酵、招致种蝇产卵生蛆、食害幼根和子叶。今年必须预防,或在播种前施下深埋。目前棉农有大量增施追肥的倾向,应该慎重地加以控制。
在灌溉方面,曲耀离的经验最为突出。第一、灌溉时期:他依照“要收花,旱五八”(指夏历五月八月)的农谚和“伏生伏长”的现象,选定在六月中旬到八月下旬浇水,即从见蕾时起到吐絮时止。第二、灌溉次数及灌水量:他实行“轻浇、勤浇”,灌溉次数是与天雨配合的。旱年九次,湿年六次。避免浇后遇雨及防止脱落,未结铃前浇水只二指深,约五天一次;结铃以后浇水四指深,约九天一次。下
一次浇水的火候,看地皮呈花斑半干状时浇下。他的浇水经验是代表着很大地区的经验的。我们已发现在解县、虞乡、曲沃、夏县一带的劳动模范都是同样浇法。梁家瑞在生育旺期连续浇水,也和曲耀离的经验相近似。他们善于适应华北气候。华北棉花不能早浇,早浇了地凉,苗只能窜高,根不能下伸,棉株和果枝的节间都长,结铃也晚。因为雨期过后很快就到霜降,如果生长前期浇水多,生长了枝叶,并未发育结蕾开花,后期就来不及结铃吐絮。最后一水不能过晚,晚了会延迟成熟。最适宜的时间是在开花前后及结铃时,这时气候炎热,蒸发量大,棉株需水最多。轻浇勤浇的理由是:轻浇使土中留有空隙,便利棉根呼吸及土中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同时,溶液浓度变化不大,养分水分徐徐供应,不使棉株感受刺激,避免棉铃大量脱落。即使浇后遇雨,也不因水分重复而致疯长。勤浇可使土壤经常湿润,肥料可以发挥最大效能,减少肥分下渗的损失,地下水面不致上升,带上盐硷。梁家瑞在吐絮盛期(白露、秋分期间)加浇两小水,可以催铃速开。这些经验,打破了生长期间均匀浇水、雨季不浇、立秋后不浇、以及次数可少、水量要多的陈旧理论。
应否摘心整枝,是久经争论的问题。苏联李森科院士的研究已经阐明了摘心整枝的利益。他说:“摘心把将进入顶芽的大量养料移送到果枝上去,使早期的花芽不感养料缺乏,因而减少脱落,提早成熟。整枝可使花芽的生出及发育加速,并使多结棉铃,增加产量。摘心整枝合并举行,可把摘心后生出的果枝及赘芽摘去,帮助了摘心的效果。”华北农民自始就应用着“脱裤”“打群尖”“摘心”“除赘芽”“适时摘叶”等一系列技术。特别是在增施肥料、增加灌溉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晚熟及疯长,摘心整枝是必须推行的。
此外,大量落蕾落铃是疯长现象的另一面。目前劳动模范们防止落铃已有很多方法。梁家瑞的棉花蕾铃脱落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二点六,比石家庄一般棉田少百分之二十七点四。综合他们的方法是:1、合理灌溉,正午不浇,避免棉株受刺激。2、连雨猛晴,追浇一水,避免郁蒸。3、摘心整枝,放宽行距,使果枝养料充分,通风通光良好。4、旱地多锄,涝时排水。5、根治红铃虫,不使侵害蕾铃。6、合理施肥,避免土壤过肥过瘠。7、中耕要避免过深过晚,以免伤根落桃。要在雨后中耕。
(三)彻底治蚜
蚜虫是棉花最大的敌人。凡受到蚜害的棉株都很矮小,果枝减少,中下部果枝结铃少,开花吐絮期延迟,产量减少二、三成。后期即使恢复,上部结铃,也形成晚熟。从一九五一年劳动模范们治蚜的例子上看,一部分农民已在认真治蚜,另一部分还未打定“早治、普遍治、连续治、彻底治”的决心。如梁家瑞、张齐荣治蚜很彻底,使丰产得到帮助。曲耀离等的棉田就受了一些蚜害,否则还可能多产。同时,各地领导机关在准备药械上,农民在防治方法上,都还有许多问题,必须解决。
在生产领导方面:药械准备是最重要的关键,治蚜药剂应以成本低的国产农药为主。去年在山西推行棉蚜皂时,农民最初抱着尝试的心理,勉强使用;随即感觉药效好,运输方便,尤其价格低廉,因而大量购买,使政府赶办不及。但据说去年河北省有的地区因配合比例不适当,发生了药害。为了充分准备药械和防止药害,第一、要依植棉亩数估计,准备足量的棉蚜皂。各地组织油坊自制的,制造期间应随时检查,统一规格,合格的才准使用。第二、各县区使用以前,要用生有棉蚜的棉叶举行药效试验,从杀虫率上决定当地有效浓度。因水质不同,不可机械地照方配水;如果配水过多就要减低药效,过少就会发生药害。第三、要在田内种相当棉田百分之一的土烟叶,并尽量利用有效无害的土药,如洋桃根皮,以补药械之不足。麦糠水、野蒜水、辣椒水等并无效果,应劝导不用。第四、在产棉区应大量推广喷雾器,并准备修理用的零件,设立修配站。
在预防方面:铲除杂草是防虫的良好措施。目前除在有劳动模范带头的村庄外,多数地区还没有认真除草。河北省南宫地区农民有挖除杂草,用做燃料、饲料的习惯,当地棉蚜发生晚而为害轻。
在除治方面:(1)蚜虫为害时期,自五月下旬至七月上半月最严重。在五月中下旬夏收以前,棉田内一半以上的棉苗生有蚜虫时,即须动手除治;蚜虫繁殖率大,这时杀死一头可抵将来百头。一般六月中及六月底再治两次,即可使蚜虫不猖獗。七月以后若继续加烈,应加治一二次。(2)各种药剂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效力,如烟草石灰水、棉蚜皂杀虫率都在百分之八九十。防治以后,不可性急,检查杀虫效率要在二十四小时以后。再过数日,残余的蚜虫又繁殖了,或从他处又飞来,相隔十天到十五天就须再治一次,目的在使苗心不萎,叶不倒卷,使棉株正常生育不受妨碍,不在蚜虫是否一个不剩。每次治必须普遍,手术必须正确,药效必须确实。如每次只选严重的地方治,而把次数累加起来,号称十多次,其效力并不及四、五次。(3)在蚜虫繁殖时,瓢虫也同时发展。在棉田内要能区别瓢虫,凡七星的、十三星的、龟纹的、异色的都能捕食蚜虫,而且食量很大,不要随意捻死。只有十四星及二十八星的,对其他作物有害,可以捻死。
(四)贯彻田间选种
田间选种是使品种不混杂,每年在良种内选良种,继续提高需要的优良性状的方法。由于人民政府的提倡,劳动模范们正在逐步丰富这类知识。
为了贯彻选种的效能,不能满足于只选丰产的性状,还应注意早熟和品质优良两方面。因此,在丰产方面应选:1、株形是塔形的;2、铃大(五瓣九籽)、铃多的;3、没有病虫害斑点和痕迹的。在早熟方面应选:1、株形紧凑的;2、结铃的枝子多的;3、主干和结铃枝上的节间短的;4、第一朵花或第一棉铃开得早的。在品质方面应选:1、中喷花,种籽肥大成熟的;2、拉开绒瓣,绒头长而整齐的;3、用手揣捏绒瓣,绒头厚的;4、扯去长绒,种子上短毛密不变绿色的。
目前劳动模范们的选种方法还须改进。他们只在中喷收花时选种,随看随选,选的株数多,收花前不加标志。我们建议要在中喷花以前选定,并在选定的棉株上做好标志。这样选株时可以注意到全株生长及结铃情形,也可在同一株上多收一两次。此外,很多地区在斯字棉大量繁殖过程中,混入了其他品种,把纯度降低了。因此,选种要认识原来品种的外形,以免把一个品种以上的棉株都选出来,混合再种;同时,在发现棉株外形或品质上有变异时,也就能区别这个变异是从那个品种上发生的。
(五)适当密植
密植是丰产的因素之一。我们从一九五一年山西省植棉劳动模范中得到以下例证:丰产者 每亩株数 每株吐絮铃数 每铃重量(钱) 每亩丰产斤数牛观星 一五八八 二九·二 二·○ 五二九裴玉玺 一七六七 二九·六 一·八 五二五甘文魁 一七八五 二八·○ 一·八 五六二阎天合 二三四○ 二一·九 二·○ 六四二张齐荣 二五○○ 二四·○ 二·○ 七四三曲耀离 三一六○ 一九·九 二·三 九一二刘洪玉 四二四○ 一一·八 一·九 五九七临汾农场 五一○○ 一三·○ 一·五 六四五
上表丰产者都在晋南,都是水地,种的都是斯字棉,便于比较。它说明了:一、每亩二千株以下的,每株铃数虽多,但比较晚熟,总产量低。二、三千多株的,产量最高。二千五百株左右的,每株铃数虽较三千多株的每株铃数略多,但因株数差了五、六百株,就使总产量减低。三、四千株以上的,产量也较少,因为过密使每株结铃数变少,铃重变轻。
此外,张齐荣一九四九年每亩只种一千四百株,产三百斤;一九五零年改种一千八百株,产量四百二十斤;去年增加到二千五百株,产量就达到七百四十三斤。北京机耕学校实习农场大量植棉,一九四九年每亩一千五百株,平均产四十八斤;一九五零年每亩二千五百株,产一百六十三斤,去年加密到三千六百株,产二百九十六斤;其中丰产的达到五百三十七斤。
根据这些经验,我们可以指出:一九五二年的水地,凡以前不及二千株的,可以放心加密到三千株,而以前在二千五百株的可以加密到三千五百株。旱地最多可到四千株。斯字棉是长果枝种,植株过密,生长就会过分受到抑制,一般每亩应暂以四千株为止。不过各地农场应配合其它栽培方法,再做加密试验。对于中央农业部已引进的苏联短果枝种,也应在密植的基础上同斯字棉做比较,把产量再提高。
密植的作法是“放宽行距、加密株距”。放宽行距可以通风通光,便于灌溉、施追肥,防治病虫害,尤其在后期中耕时,出入方便,可自由调节锄地深浅。行距以二尺上下为宜。加密株距可以抑制水杈生长,促进结果枝发育,因此也就提早了成熟期。一亩地内只要株距加密一寸,就使株数增加三、四百株。如行距二尺,株距一尺,每亩是三千株;株距改为九寸,是三三三三株;八寸是三七五○株;七寸五分是四千株。
密植以后可能发现许多困难。在这期间,如因株数多了地力不足,就应加施肥料。棉叶肥大丛密,荫蔽棉铃(尤其是下层的),会使之变小变轻,就应在追肥时施用磷肥。蕾铃脱落数增加(临汾农场的记载,脱落数增加到百分之二十九)时,就应防止脱落。灌溉不适当,结铃少,就应采用合理灌溉的经验。虫害加多,就应彻底治虫。结果枝不能充分横长,中上部果枝就应留得短些,并酌量多留枝数。
(六)注重早熟
目前大量种植的品种是斯字棉四号及斯字棉二号。它们的产量较高,品质较优;但大部地区都嫌它成熟晚,霜后花一般在百分之三十以上。(霜后花的纤维不成熟,使用价值小。)如能提高栽培技术,也可以提早成熟。我们在同一个村子的地里,往往看到一块地已快收净,相邻的地还有青桃累累。曲耀离的棉花不但产量多,还特别早熟;梁家瑞的霜后花只有百分之二点二,张齐荣的只有百分之十三点七六。有的劳动模范虽能丰产,但霜后花多,不能早熟,是很大的缺点。
曲耀离和梁家瑞的棉花早熟的原因,可以这样分析:一、在他们保证全苗时,也就保证了早熟。他们应用彻底整地,严格粒选,烫种催芽,适时播种等一系列办法,使播种后六、七天就齐苗,比一般出苗要早一星期到半个月,自然成熟期也就提早了。二、他们实行了密植,使棉株果枝横长受到限制,促进成熟。三、他们灌溉适宜,使开花结铃迅速,缩短了开花期和吐絮期。四、梁家瑞施肥时配合磷肥,直接促进早熟。五、实行“早间苗、稀留苗、晚定苗”,避免早期生长的拥挤及幼苗期少受灾害。六、勤中耕,不但除了杂草,并在旱时保存水分,涝时调节水分,做到“旱时苗旺,涝时桃壮”。七、摘心整枝,控制了棉株的生长,并尽力减少落铃,使花铃早开早熟,使第一次收花的数量增多,霜后花减少。八、蚜害会使棉株早期发育不正常;梁家瑞彻底治蚜,是防止了晚熟的一个重要因素。九、连续在田间选早熟的棉桃做种籽。
有一项在苏联集体农场业已普遍使用,但我们还没有推广的好方法是春化法。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在一九五零年试验,证明经过春化处理可提前五天吐絮。劳动模范张齐荣已准备试行这种方法。
此外,从改良斯字棉种或选择其他品种,得出有丰产兼能早熟的性状的棉花品种,是各地农场的迫切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