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文化的迷雾——写在《老风流镇》公演的时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19
第4版(文化生活·体育)
专栏:百家艺话

  文化的迷雾
  ——写在《老风流镇》公演的时候
  林克欢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正在演出的《老风流镇》,向观众叙述一个血泪斑斑的故事:两淮总督兼东南沿海总兵范无尘早年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赶考途中遭洪水之灾,幸为贞娘子所救。十五年后,当他重返老风流镇查海禁时,发现通敌的祸首恰恰是已沦落风尘的贞娘子。于是在他们两人之间,或者说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人格之间,展开了一幕幕令人惊诧又令人击节的历史活剧,一次次为生存所驱同趋灭亡的徒劳挣扎。
这是一出“非历史”的历史剧。说它是“非历史”的,因为它既缺少某种确定性的历史时空,也不以传统的道德评判与历史评判为尺度:范无尘不是抗击倭寇的功臣,贞娘子也不是解民倒悬的救星;花楼皆可挂匾,娼妇悉是贞女;通敌的刘元将军是死而无悔的英雄。说它是历史剧,因为这里仍然传达一种大历史观念,只不过它不为短期的政治功利所掩蔽,不以少数人的贤愚善恶去解释历史,而是以一种长远的、大而化之的文化精神去审视历史进程。
范无尘与贞娘子,既是两个包容了无限丰富的生存底蕴的活生生的个体生命,又代表了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人格。前者忠君爱国,执法如山,杀敌破家,不辞劳瘁,所有外在非人性的桎梏均内化为自律的苛求,代表一种正统文化的理想人格。后者冷眼烛世,恣肆醒豁,自由开放,生机勃勃,时时躁动着追求完全自由满足的生命冲动,代表一种非文人文化的世俗人格。他们之间的因缘、纠葛与对抗,虽已脱去历史沉重的外壳,却仍在个体心灵的感性呈现中,一次次地召唤人们反顾历史,引发人们思索几成宿命的民族运数。
编导者是冷静的,冷静到近乎严酷。野艳与放荡,堂皇与萎靡,蛮赫与散漫,凌厉与残忍,几乎同是一体二面。两种不同的文化人格,同样面对遮天盖地的浓雾,同样趋向衰颓的结局,全然看不出劳顿与牺牲的意义。其中充盈着失乐园的悲观,却又不是传统意义的悲剧。
我们可以责难结局未免过分悲观,却不能不相信编导者的真诚。日头当空,尸横遍野,孤零零地伫立在空茫大地上的贞娘子,是一种涅槃的宁静,还是灭绝的死寂?历史的进步,是一种必然,一种可能,一种幻想?编导者将自己对生存、对历史的感悟化作鲜活、多义的舞台呈现,也将自己的困惑坦然诉诸观众,与观众一道思索历史的奥秘与生存的意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