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不能搞“抽血”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19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如何尽快改变滞后局面?——交通运输问题讨论

  不能搞“抽血”政策
沈阳铁路局局长 李大强 原总会计师 胡国明
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初期,几乎无一例外地都经过一个密集投资、优先建设铁路的阶段。
日本、苏联、德国对铁路的投资,分别占当时国家总投资的55%至70%。20世纪初期,美国已拥有铁路30万公里,然其投资仍占全国投资总额的50%。同时,发达国家对铁路只象征性地征收微税并采取了巨额财政补贴政策。英国只对铁路征收0.01%的营业税,联邦德国征收0.4%,日本征收1.1%,最高的美国也只征收3.2%。据1986年国际铁路联盟计算,在43个报送统计资料的国家中,有33个国家铁路是经营性亏损。1983年,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对铁路的补贴分别是41%到81%。国家对铁路的这种“输血”、“补血”政策,完全符合铁路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规律。
造成我国铁路发展严重滞后的直接原因,是投资严重不足。同时,我国对铁路在财政税收上采取了“抽血”的政策。经济承包前要交15%的营业税,承包后降为5%,铁路积累率高达80%左右。
从现在起到2000年只有11个年头了,我们必须在国力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将铁路列为国家建设的重点,优先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