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马氏和《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19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马氏和《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
  傅信
“学如积薪,后来居上”。可是,每当对着那些“后来”却未必“居上”的书打哈欠时,就不免动了重新翻翻前贤著作的念头。英国学者马林诺夫斯基(1884—1924)的由《巫术科学与宗教》和《原始心理与神话》两篇论文组成的文化人类学著作,成书于20年代,译者李安宅先生把它介绍给我国读者,距今也整整半个世纪了。现在重印此书,而且引起了许多读者的浓厚兴趣。我想,除了某些猎奇心理,除了重印适逢当前“文化热”的吉日良辰这些并不稳定的因素之外,更主要的恐怕还是由于它学术上的真价值。
在门派林立的人类学领域中,马氏属于功能学派并为其重镇。根据这种功能理论,马氏在观察任何一种社会文化时,都把它作为一个完整的、由各个密切相关的部分组成的体系来考察;体系中的每一个部分,都各司其职,起着一定作用。他认为,要了解这个文化体系整体,必须从社会中个人生理—心理的层次上去探求,因为,每一项风俗和宗教信仰的产生,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实际需要而出现的。所以,在涉及巫术、神话、宗教信仰等等一切文化现象时,他都要直截了当地提出,这些行为、仪式和制度在那个社会里具有什么作用?怎样发生的作用?为什么能发生这样的作用?正是在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索中,马氏构筑了他著名的功能理论。
马氏对人类学另一个突出的贡献,是被称为“参与观察法”的田野作业方法。直到19世纪末,西方人类学家所采用的研究资料,大多是靠传教士、探险家、旅行者、政府官员、殖民者的纪录。在马氏之前,海顿曾组织过剑桥探险队去西太平洋一些海岛考察,成为人类学家从原始部落搜集第一手资料的先驱,不过时间不长。马氏则光大了人类学家长期实地调查的传统。从1914年9月到1918年10月,他先后在新几内亚超十连岛等地呆了约有三年。他和土著居民一同吃住,一同生活,仅仅一年,就能用一口流利的土语和当地人交谈。他对当地生活朴实无华而又翔实完备的记录,为自己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此,连一向对功能学派学说排击最力的美国文化史学派罗卫等人,也不能不刮目相看。马氏的经验,亦值得我国的民族学与民间文学理论工作者认真对待。
前年春上,重印本还没拿到手,却传来安宅先生去世的消息。本来,一俟拿到样书,我就打算西赴蓉城拜访李老的,惜乎缘悭一面,失去了亲聆明教的机会。哲人其萎,即便享有高龄罢,也还是令人惋惜的事。好在他的劳绩不泯,将长久嘉惠学林,先生如有知,必也无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