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掺假之风何时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20
第2版(国内新闻)
专栏:来信来电

山东兖州发给本溪第二纺织厂的棉花包中,沙土杂物约占1/3,甚至有砖1.2万块。人们质问——
掺假之风何时了
本报记者 段心强
4月18日,辽宁省本溪市发现一起罕见的原料掺假事件。
正“等米下锅”的本溪第二纺织厂接到从山东兖州火车站发来的三车皮120吨1233包棉花,欢喜不已,连夜从火车站往厂里拉。搬运中,突然从包里掉下几块整砖,引起注意。他们马上找有关部门检查,共在棉花包里发现掺砖1.2万来块。另外,掺有许多沙土、旧鞋、木头、烂棉籽,约占总重量的1/3。为此,工厂损失近40万元。
记者赶到现场时,工厂、铁路、警察三方人员正在破包。记者看到棉花包外边是一层等外棉,里边有的是一排排红砖或砖坯子,有的是一堆堆沙土,有的砖沙相杂……
据悉,像这种原料掺假事件已经屡见不鲜。有的在往棉花掺杂物的同时,还放进一些罐头,目的是堵工人的嘴。对这些现象,企业早就意见很大,但为了生产,有时不得不忍气吞声,怕断了原料来源。
在商业部、纺织工业部召开的会议上,企业对此发过牢骚,提过意见。但从上到下,点头的多,动手的少;画圈的多,办事的少。问题被当成皮球踢来踢去。结果是掺假的人胆子越来越大,掺假的手段越来越恶劣。人们呼吁,有关部门应协同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