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结合民族特点做好党的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20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党的生活

  如何使少数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同全国一道,走出一条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
结合民族特点做好党的工作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副书记 阿木冬·尼牙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肩负着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同时也面临着执政和改革开放的双重考验,这种新的领导责任和新的历史考验都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
这对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来说,如何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很好地去承担这一光荣的历史重任,接受双重考验,从而使我们少数民族地区党的建设同全国一道,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研究探讨。根据我的认识和体会,目前需要解决好几个问题。
首先,要充分认识少数民族地区党的工作的共同性和特殊性,要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方针,是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把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理论建设,扎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就会走向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新疆的现实就是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比起内地发达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其特点是:(一)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二)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商品经济不发达;(三)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比起内地先进省区还比较落后;文化素质比较低,农牧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缺乏商品经济观念,改革意识薄弱;(四)民族成份较多,主要民族就有13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60%,除少数人信仰佛教、喇嘛教、基督教外,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方面,同内地省、市、区有很大不同。面对这样的客观实际,我们要贯彻党的十三大路线,带领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开放,投身四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实现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繁荣,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任务更艰巨,更繁重,难度也更大。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必须从这个现实情况出发,急于求成不行,步子慢了也不行。
其次,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普遍进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进一步增强各民族的大团结。
民族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历史现象,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尤其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高度重视民族问题。一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各项工作,都要体现民族特点,正确地反映民族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顺乎民心,符合民意,得到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增强各少数民族对党的凝聚力。二是要坚持不懈地、广泛深入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这是新时期少数民族地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治理整顿,还是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而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正是创造这样一种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必要条件。这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之所在。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国家富强,是我们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出发点,也是我们衡量一个党组织工作的好坏的标准。
在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中,各级党组织应着重教育各族党员划清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资产阶级民族观的界限,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坚持反对和纠正在民族问题上的各种错误倾向和民族偏见,做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的模范。无论是谁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统一,我们都要旗帜鲜明的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决不姑息迁就。同时,把是否执行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作为发展党员、选拔干部、评选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的重要条件。
第三,正确处理党员的宗教信仰问题,帮助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正确处理党员的宗教信仰问题,是新时期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我区的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信仰宗教。
少数民族党员占党员总数的38.4%,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信仰宗教,这样的问题,绝不能简单从事,草率处理,必须循循善诱,正确疏导。如处理不好,就是一个很大的不安定因素。
我区各级党组织在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党员标准教育的基础上,比较集中地对党员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他们把无神论教育和党的宗教政策教育作为党课和党员培训的重要内容,讲清马克思主义者是唯物论者、无神论者、共产党员不应该信仰宗教,不允许参加宗教活动的道理。另外还使广大党员从思想上真正明确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分清公民的信教自由和党员的理想信念的界限,自觉地做到时时处处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破除迷信,丢掉精神枷锁,开拓创新,努力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只要我们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体现民族特点,就一定能够把这项工作做好,并取得显著成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