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社会是学校的后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20
第7版(国际专页(文教))
专栏:

  社会是学校的后盾
本报记者 徐宝康
走访朝鲜各地,一提起教育人人都认为这是一项比建设高楼大厦更重要的工程。共和国成立40多年来,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120多万知识分子大军。目前,占朝鲜国民经济各部门职工总数20%以上的技术人员、专家,已成为发展经济的中坚力量。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社会又是怎样促进教育的发展呢?
朝鲜劳动党和政府一直认为,“社会应当成为学校的后盾”,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政府规定,社会支援学校是培养后代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学生家长支援学校则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政府在全国开展了常年不断的“社会支援学校”的运动。朝鲜政务院和各级政府为全国各级学校安排了“后援”团体(支援单位)。这些后援团体,上至国家机关,下到学校周围的厂矿和单位。高等院校的后援团体由政务院直接负责安排,全国各中、小学由地方政府进行具体安排。
国家规定,凡是被定为学校后援团体的单位,都必须把支援学校的工作纳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社会支援学校的内容主要是修缮校舍、添置设备、改善环境、慰问教师等。学校后援单位支援学校的资金,一部分由国家拨给,但大部分由后援团体通过增产节约、废旧利用等办法筹措。后援团体支援学校的成果如何,要由上级部门定期检查总结,进行表扬和批评。
记者最近采访了平壤平川男子高等中学,这所学校有两家后援单位:3.21工厂和国家海运部。多年来,这两家后援单位,为学校办了大量实事。3.21工厂为学校提供了一套供20名学生学习驾驶汽车技术的室内综合教练驾驶台。海运部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改善学习环境,向学校赠送了录像机、投影机、塑料地板、优质墙纸等,并为学校修建了游泳池和更新了旧桌椅。每逢节日,两家后援单位由党委书记带队到学校慰问教师,看望学生。说来也巧,这天正好碰上海运部的行政局长韩东制。他正在同学校商讨安排今年海运部支援学校的项目。女校长韩福顺兴奋地告诉记者,“我们这些后援团体送来的不仅是一批物资,更重要的是一片心意,使我们每个人都感到社会的温暖和鞭策。”
今天,“社会支援学校”的运动,在朝鲜已制度化,千千万万个学校后援团体,正在为教育更上一层楼添砖加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