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边防军人谈“理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21
第6版(读者来信)
专栏:心里话

  边防军人谈“理解”
我是一名边防军人,向你们说说心里话,并顺便谈谈“理解”的问题。
1979年和1984年,是中越边界交战激烈的两年,许多战士奉献出鲜血和生命,才保住了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战士们得到了社会的理解和帮助。几年过去了,特别是近两年来,边境没有大的冲突,当时的“理解万岁”便随之淡漠了。今年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连一句向边防将士问候的话也没有。亲人们,你们知道吗?这天晚上,中越边界的猫耳洞里,堆满了鞭炮,战士们手不离耳话筒,期望着听到哪怕只有一句问候军人的话,他们便要高呼“理解万岁”,然后点燃爆竹。可是,战士们失望了。这里,我引用一段驻守边防某领导给上级领导汇报作战体会的话,“我们本不应该困惑,因为科学家贡献智慧,工人贡献产品,农民贡献粮食;而军人,就是贡献鲜血和生命!”
我们为什么要困惑呢?因为我们有意或无意地给自己定了一个“理解”的期望值。当然,我们不是为理解而战,就像教师不是为理解而站讲台,清洁工不是为理解而扫马路一样。我们也不是为某些具体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否认社会对军人的理解,如果强求付出多少就要得到多少的话,那纯洁的焦土就会变成交易的场所。我们从困惑中站起,因为流血的战场不允许我们把每个人的任何困难都解决了才去交火,不允许我们在得到理解后才去冲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不少令当代军人不能容忍的事,使他们感到迷惑。请看某连长的遭遇吧:当他得知幼小的儿子被一个体户驾车违章碾死,急忙请几天假回去处理时。没想到,那个个体户神通广大,赔偿几个钱了事。此时,假期迫近,他只得抹干泪水,匆匆赶往成都火车站。当日的车票已售完,他急切地央求售票员:“我急需返回老山,请照顾一下。”售票员甩出一句硬梆梆的话:“啥子老山嫩山,我们认钱不认人。”
还有,不少部队干部转业回去工作难安排,不少干部战士家中的问题本应解决却得不到解决。我们理解,国家有难处,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但社会上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不平之事,不知伤了多少干部战士的心啊!在此,我要向社会呼吁:和平时期,军人仍需理解!
            云南开远市驻军某部
                 张志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