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倾斜的“红十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21
第6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与思考

  倾斜的“红十字”
对我省黎平县农村卫生事业现状抽样调查发现:
一、医疗卫生服务的重点向城市倾斜,拉大了城乡差距。以黎平县城关为例,人口不足两万,却有县医院、区医院、镇医院等8个医疗单位,占全县医疗机构总数的1/10;有医师近150人,占全县医师总数的78.9%;另外,医疗设备好,床位多。县医院专为老干部开设的康复病床经常住不满,而一些乡村老人有病因没有病床,无法住院治疗。
二、农村卫生机构用房破旧,流动资金少,药缺、设备差,卫生技术骨干外流。据统计,全县66个乡镇卫生院用房,属危房的18个,借房开业的32个。这66个卫生院中,只有1000元经费的13个。近年来,全县调出主管医师和医师16人,而同期调入的和分配的大学毕业生只有8人。
三、乡村卫生人员量少、质差、待遇低。据县卫生局提供的资料,全县平均每乡只有4.6个卫生员,每1000农村人口只有0.7个卫生员。全县300多个乡卫生员,除50人经过县卫校学习外,其余只经过短期培训。他们每人每月只有35元补贴,其中还有50%的人得不到,许多人工作不安心,有的歇业,有的改行。
四、鬼师巫婆多于医师。据县卫生局对17个村的抽样调查,未设卫生组织的11个村,占64.7%。全县60%的村级卫生组织名存实亡。农村群众有病找不到医生,鬼师巫婆随之应运而生。仅地坪乡就有鬼师巫婆21人,而这个乡卫生员、接生员只有4名。这个乡的岑扣村108户人家,529口人,没有一名卫生员和接生员,而鬼师却有8个。
           贵州凯里市黔东南报社 韩鸿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