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墨西哥经济调整的启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21
第7版(国际专页(经济))
专栏:外国经济动向

  墨西哥经济调整的启示
王绪苓
自1982年爆发债务危机以来,墨西哥经济经过五年的调整,已初见成效。1987年和1988年的国民经济取得了1.4%和0.5%的缓慢增长。这两年的进出口贸易也取得114亿美元的顺差。去年墨西哥的通货膨胀率从1987年的160%下降为60%,这在拉美地区是较好的。如果萨利纳斯新政府顺利推行调整政策,墨西哥经济可望进一步回升,缓慢增长。
在经济调整过程中,墨西哥政府注意把紧缩型的应急性调整和发展型的结构性调整结合进行,其主要措施是:
1、调整产业结构。墨西哥是石油生产国,石油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改变“石油化”的产业结构,政府在生产上实行能源、农牧业和工业均衡发展计划,大力发展非石油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改善经济结构和国际收支状况。为了鼓励非石油产品出口,政府放宽了对贸易出口的控制,加强对出口贸易的领导,保护和支持出口商的权益,并从资金、税收和外汇使用方面对出口企业实行优惠政策。由此,墨西哥的非石油产品出口有较大的增长。1983—1988年期间,其出口额年均增长20%以上。1987年,墨西哥的制成品出口额达100多亿美元,10年中第一次超过石油出口收入,从而扭转了国民经济过分依赖石油的局面。
2、整顿国营企业。长期以来,墨西哥的国营企业大多数经营不善,亏损严重。这不仅使国家财政出现赤字,而且影响发挥市场机制。为此,国家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整顿措施。首先对战略部门和优先发展部门进行整顿和扶植,即通过调整价格、改造设备和改善管理使国营企业扭亏为盈。1987年政府对汽油、食糖、冶金产品和铁路运输提价,使70%的国营企业收入增加。其次对部分非战略性国营企业实行私有化。1983—1987年间,通过关闭、合并、转让和出售等措施,使原有的1115家国营和准国营企业减少了近60%。经过企业整顿,国家财政负担减轻,可以腾出资金用于发展优先部门,国营企业效益提高和收入增加,1988年上半年国家所得税收入比1987年同期增长11.9%,企业税收增加29.8%,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公共财政方面长期以来的不平衡状况。
3、改革外贸体制。近几年来,墨西哥政府逐步放开贸易限制,主要是以关税取代进口许可证制度。1985年6月之前,《进口税目表》所列举的商品中有一半以上(4000多种)需申请进口许可证,到1987年底只有4%(329种)的商品进口受到管制。其次是改革关税制度,主要是减少关税档次和降低最高税率。前者由1985年的16级减到1987年的5级,后者由100%降到20%。这样基本上实现了部分开放国内市场的目的。1988年墨西哥进口增加50%,在拉美地区居第一位。
4、实施社会契约。1987年12月15日墨西哥政府与农民、工人和企业家代表共同签署“经济同盟契约”,以社会各界共同承担责任的方式来对付居高难下的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和取得新的发展。“契约”的实施获得成功,1988年通货膨胀率大幅度下降,公共部门产品价格和工资基本稳定,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总起来看,墨西哥的经济调整是符合本国国情的,他们在各个时期实事求是地制订调整目标和措施,解决主要问题。应急性调整和结构性改革结合进行,双管齐下,因而在短期内稳定了经济,又为中长期内经济的发展打下基础。墨西哥的实践证明,发展过快易使经济结构失衡,消费紧缩则会导致经济衰退。经济调整不单是行政措施,而是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协商,进行综合治理,有重点有步骤地实施。这些都是有益的启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