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伟大的足印,留在亿万人心间——来自胡耀邦同志走过地方的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22
第2版(要闻)
专栏:

  伟大的足印,留在亿万人心间
——来自胡耀邦同志走过地方的报告
本报记者
千山肃立,万水悲歌。胡耀邦同志逝世的噩耗,震撼着广袤的祖国大地——耀邦同志走过的千山万水。伟大的足印,已铭刻在亿万人的心上。本报记者在耀邦同志走过的土地上,采下这束束悼念的白花……
“四·一八”,当河北人民盼着耀邦同志四上太行时,却传来了噩耗……
“四·一八”,太行山区人民难以忘怀的“四·一八”。
7年前的这天早晨,胡耀邦同志到河北易县山区考察,同这里的干部群众一起共商老区致富大业。临别时,他深情地说:以后我争取每年4月18日来太行山看看。
耀邦同志实在太忙了,但1984年和1986年这个日子,他都来了。
春风习习,杨柳依依。又是一个“四·一八”,却不见耀邦同志来。噩耗,晴天霹雳一样地震惊了太行山。
唐县的干部群众没有忘记:1984年春耀邦同志第二次上太行时,带着自己买的油松等树种,在庙儿沟的荒山上和大家一起挥镐种下了近千穴种子。休息时他还和承包荒山的农民说家常,谈绿化,话题不离山区人民的富裕道路…… 
                   (陈国琦)
耀邦三次春节访农家,壮乡老农今日一声长叹见真情:“好人哪!”……
听到胡耀邦同志逝世的消息,广西壮族老农玉正萱翻出和胡耀邦合影的照片,沉默良久,一声长叹:好人哪!
胡耀邦同志生前曾6次到广西,在广西过了3个春节,包括他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春节。
那位与黄土地打了半个多世纪交道的老农玉正萱,1983年农历大年除夕夜,做梦也想不到,党的总书记会突然来到他家里。
玉正萱对记者说:那晚耀邦同志来到他们家后,问暖问寒问温饱,察看了住房、床铺、衣服,甚至看了米缸、牛栏、鸡舍,了解到这里饮水困难,荒山少林……
使这户农家大出意料的是,耀邦同志一直没有忘记他们。今年春节前夕,耀邦同志再次来到南宁,又特地约请玉正萱到南宁叙谈,问屋后的荒山种上树没有,人畜饮水困难解决没有……    
     (郑盛丰)
湘水渺渺,哀思悠悠。耀邦同志家乡人民为失去一个优秀儿子悲恸不已……
耀邦同志逝世,使湖南湘潭地区笼罩着哀愁。家乡人民为自己失去一个优秀儿子而悲恸。
湖南省顾委副主任赵处琪这几天一直沉浸在悲痛之中。60年代初期胡耀邦同志担任湘潭地委第一书记时,赵处琪任地委副书记。
赵处琪回忆说,耀邦同志1962年至1964年在湘潭地委工作过。他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令人难已忘怀。“大跃进”那几年,我们地委办了许多超出群众承受能力的事情。约有20万人得了“水肿病”。我们地委的同志感到工作没做好,压力很大。耀邦同志来了后,经过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我们的工作和地委的同志,他说:地委的同志都是好同志,都是想办好事,只是有些事超过了客观实际的可能。听了耀邦的话,我们心里热呼呼的,放下了思想包袱,认真总结教训,纠正工作中的错误,形势很快好转。        (吴兴华)
在耀邦同志长期战斗、工作过的陕西,“老领导”实事求是、敢于直言的风范有口皆碑……
陕西是胡耀邦同志长期工作过的地方。长征到达陕北后,他在这里战斗生活了整10年。1964年至1965年,他在陕西担任省委第一书记,时间不到一年,建树甚丰,有口皆碑。
省顾委主任章泽和副主任陈元方回忆和耀邦同志在一块工作的日子。他们认为耀邦这位“老领导”最令人崇敬的是,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敢于实事求是,敢于直言”。
吴桂贤,这位昔日由西北国棉一厂赵梦桃小组党小组长成长起来的先进人物,对耀邦同志逝世格外悲痛。她流着泪水说,她永远也忘不了耀邦对她的关怀和教诲。                    
  (景险峰)
当年一声“老大哥”,给土家儿女留下了永久的怀念……
噩耗传来,泪眼模糊的全国政协委员、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原州人大主任田恩波,思绪回到了五年前的春天。
日理万机的总书记,惦记着湖北还有一个地区没有去过,1984年4月专程来到鄂西看望这里的土家族、苗族儿女。
当年的来凤县县长、如今的县人大主任虞大远清楚地记得,耀邦同志和当地汉族、土家族人民互称“老大哥”。他和随行的乔石同志和土家族乡亲欢聚一堂,举杯祝酒:“给老大哥敬酒!”一声“老大哥”,使我们土家儿女的心跟您贴到一起……
鄂西儿女永远怀念着与他们以“老大哥”相称的耀邦! 
  (龚达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