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利康首创搬家公司受到首都居民的欢迎 今日乔迁不用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22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利康首创搬家公司受到首都居民的欢迎
今日乔迁不用愁
本报记者 李茜
乔迁之喜往往连着“乔迁之忧”。
北京,1988年,就有近10万户居民分到了新房,再加上5.6万户调换房屋,全市约有15万多个家庭迎来了乔迁之喜。
然而,他们拿到新居钥匙之后,又往往愁上眉梢:搬家可不是件轻松事,如何把一大堆笨重的家具箱笼搬上高楼?请人难,借车难……
正当人们为搬家发愁的时候,喜讯传来:全国第一家搬家企业——利康搬家公司在北京市朝阳门外十里堡成立。谁要搬家,拨5001155—203电话就行。开业伊始,电话不断,许多人还找上门来求助。
火车头体协有位足球教练请他们搬家。教练想,平时请人修个门窗、水管,还得烟茶招待,搬家是件大事,虽然人家说不吃不喝,咱们可不能怠慢。他事先买了一大堆吃喝的东西准备热情招待,没料到搬家的人们家搬得干净利索,一切东西完好无损。只按规定收了不到200元钱搬家费,滴水不沾。
去年国家决定将已故作家老舍的故居辟为老舍纪念馆,给老舍夫人胡絜青另拨了一套新宿舍。老舍夫人请利康公司帮助搬家。她家里藏书多、字画多,还有许多古玩、工艺品、盆栽鲜花,搬动很不容易。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把书画包裹整齐,不便打大包的物件,不厌其烦,一趟趟搬上搬下,整整忙了一天。他们喝的是自己带的水,到附近小饭馆吃的饭,不管主人怎样热情邀请,他们都没喝一口水,没吸一支烟。结账时按规定收了300元搬家费。胡絜青不过意,一定要多付100元,利康公司的业务人员坚决不收。80多岁的老舍夫人非常感动,她满怀激情地当场挥毫为利康公司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春风送暖搬家赖利康,下联是:大地春回奋志正民俗。
在中国作家协会新建宿舍大楼里,传说着不少有关这个公司的美谈。去年4月28日下午,利康公司给蒙古族诗人查干搬家,查干的新居在18层楼上。两汽车东西刚搬了一半,电梯突然坏了,一时间不能修好,大家都心急如焚。查干的妻子无可奈何地对他们说,你们的任务就算完成了,把东西放在楼下,明天我们自己想办法搬上去吧!怎么办?带队的宋双跃和工人们一合计,帮人就得帮到底,不能把东西扔在楼下过夜,一定要把它送到用户家里。他们将人分作3班,在1层、6层、12层接力搬运,就凭人抬肩扛,硬是把一汽车东西搬上18层楼,一个个累得精疲力竭,衣服被汗浸得能拧出水来。查干感动得向他们深深鞠躬致谢。
利康搬家公司开业一年有余,已经帮助2800多户迁入新居。另外,公司还承担了中国电子进出口公司,中央电视台播送、制作、技术部,土畜产进出口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以及外国在京商社的搬家业务。请他们搬家的人中,以知识分子居多,一般职工也不在少数。有位姓安的中年工人从官园附近的平房迁入莲花池新住宅楼,请搬家公司帮助。有人劝他不必花钱请外人,朋友们帮把手就行了。这位工人说,找几个哥们帮忙搬家不成问题,车咱也能借到,可搬家时总不能让朋友饿肚子,得买点烟、酒,做上一点像样的饭菜,这一折腾,至少一二百元,搬家连带做菜,累个“臭死”,钱也不少花,还欠下一大笔人情债。请搬家公司省许多事,两间房也就花了150元。
利康搬家公司的干部和职工对自己的事业都充满了热情和信心。经理陈连芳很注意学习经济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经验。他说,近几年世界各国搬家行业发展很快,日本已有数万家搬家公司,其中以阿托搬家中心规模最大。这个企业1973年建立时只是一个地区性小公司,现在已发展成在全国有30多个分公司的大企业,年盈利额达140亿日元。这家公司的服务项目多达300余种,包括为客户整理包装家具和杯盘等日用杂品、除虫、消毒、代学生转学、改换电话、汽车注册、室内设计、装修、代购家具、处理废品等等。陈经理认为,我们国家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搬家业大有发展前途,需要做和可能做的事情很多。比如,有的知识分子家里只有老俩口,没有能力处理更新下来的各种旧家用电器;有的人想装修一下新分到的房子、更新一些家具却无能为力……北京几十万户乔迁居民,提出了门类繁多的服务项目,许多人不断找到搬家公司门上,要求给予帮助。
搬家公司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决定扩大业务,不久前他们合并了一个室内装饰公司,把本公司改名为北京市搬家装饰公司。队伍发展了,服务内容增加了室内装修、电器安装、代购新家具、处理旧家具和旧电器,搬家前清扫房屋、消毒等等,对居民实行一条龙服务。
继北京搬家公司之后,现在上海、沈阳、南京、天津、杭州、大连、石家庄、广州等城市,也已先后开设了20多个搬家公司。这项新兴的城市服务事业,为我国城镇的第三产业开拓了一条新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