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巢湖畔的欧阳厂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22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企业家画廊

  巢湖畔的欧阳厂长
徐明
他这人,看上去很平常。40来岁,中等身材,梳个大背头,脸上红扑扑的。我采访他时,答非所问,老是一边说话一边用梳子梳他的背头长发,一副桀骜不驯、放荡不羁的神态,还时不时要采访我,给我些评价。我也就顺其自然,同他海聊起来。整整一个下午,他大谈厂长的权威,和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的凝聚力、厂长的权威,哪个企业家不看重、不寻求?只是欧阳邦杰在这上面可谓费尽了心机。
欧阳,本是位于庐江县的安徽省风机厂党委书记。1988年3月,巢湖柴油机厂搞招标承包,在26名竞争对手中,他夺魁中标,成了“招标厂长”。单身匹马从庐江来到巢柴就职,不搞一朝天子一朝臣,原来的厂级班子成员一个不换,至今也未换。可是,不仅没有耽误生产,而且当月产量就有较大提高。月产柴油机由原来的1000台左右,一下上到1800台,现在已稳定在月产2500台以上。在我问及为何这样重视班子的稳定时,欧阳说:“一个人不变动他的职务,智慧可以翻一番;变动了,会消极一半,甚至可能拆台捣蛋。我这个新任厂长需要权威,需要有人帮助,我管的企业需要凝聚力,惧怕离心力呀!当然,主要还是这些同志本来就很能干。”
欧阳在用人上这一招儿,很快赢得了干部们的信任,他成了企业名副其实的决策人。可是,由于他是“招标厂长”,而一些职工又认为“招标厂长”是捞钞票的,对他有成见。为了让职工尽快地理解他,欧阳去年下半年宣布,1988年的承包奖金(大概一万元左右),一分不拿,直到职工理解他了再说,如果永远不理解他,就永远不拿。他很激动,向我倾吐心声:“当上了巢柴厂长,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把巢柴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全国柴油机行业的明星企业。”一年来,欧阳说他最大的欣慰,是全厂绝大多数职工理解他了。
欧阳为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想了不少点子。去年国庆节,他要求全厂每个职工,无论上班、在家,还是逛街、出差,走到哪里都要佩戴巢湖柴油机厂的厂徽。据说,从那天起,红底白字的厂徽没人不戴。
欧阳的心血没有白费。这不,一年下来,负债累累的企业全年实现工业产值1360多万元,建厂20年来第一次突破千万元大关,比经济效益最好的1987年净增400多万元;实现利润18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153%;主产品S195柴油机被机械电子工业部评为10家同类部优产品第4名,荣获部优称号;全厂上下政令畅通,企业的凝聚力大为增强。过去要求调出的多,现在要求调进的多。一位高级工程师,多年要求调走,可去年竟出差奔波300多天,成了巢柴发展的功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