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低温室温核聚变再获验证 西德芬兰科学家对室温核聚变提出质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23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低温室温核聚变再获验证
西德芬兰科学家对室温核聚变提出质疑
本报罗马电 记者罗晋标报道:以物理学家斯卡拉穆奇教授为首的意大利国家替代能源委员会科研小组,以新的物理方法在实验室里进行了“冷”核聚变。意大利国家替代能源委员会主席翁伯托·科隆博和斯卡拉穆奇教授18日上午在这里举行记者招待会正式宣布了上述消息。
斯卡拉穆奇小组试验方法是:把钛浸泡在含有氘(氢的同位素)的重水里,施以高压(约8个大气压)和低温(零下120摄氏度左右),使液体成气态,氘向钛的结构中渗透,因此发生核聚变,每秒钟释放出数百个中子。这种试验在4月7日至10日和4月15日至16日的试验测试中效果很好。
有关专家认为,斯卡拉穆奇小组通过对氘和钛施以高压和低温即可产生中子,这种方法比美国科学家采用的电解方法更简便有效。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 民主德国和巴西科学家进行低温核聚变试验取得成功。
据德通社报道,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一个试验小组4月18日夜间成功地进行了常温下的核聚变试验。他们通过一个钯电极(阴极)和一个铂电极(阳极)把电流输入重水电解液中,中子谱仪测得的结果表明,发生了氘—氘核聚变反应,铂电极上每秒钟释放出0.02个携带2.45兆电子伏能量的中子。这个小组在0.09摄氏度和零下0.09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多次重复了这个试验。
另据外电报道,巴西核能研究所和圣·保罗大学的科学家也于18日成功地进行了核聚变试验。试验在室温下进行,出现了中子释放现象,反应中所产生的能量是消耗能量的8倍。
新华社布拉格电 据捷通社报道,捷克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夸美纽斯大学数学物理系教授帕维尔·波文内茨博士领导的小组于4月17日实现了室温核聚变反应。他们在实验室条件下用高灵敏度探测设备记录到了用钯作电极电解重水时发生氘核聚变反应放出的高能中子。
夸美纽斯大学的专家们正在继续探索更有利于释放能量的反应,他们打算用氚代替钯做电极。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西德和芬兰科学家近日对英美科学家不久前进行的室温核聚变试验提出质疑,并认为实验结果难以证实发生了核聚变。
西德自由柏林大学马克斯教授和化学设备协会克赖伊萨教授,20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从斯坦利·庞斯和弗莱希曼实验所显示的情况看,现在谈不上已有了可以说明发生了核聚变的“唯一理由”。他们在实验中可能没有对伽玛射线进行测量,而只是测量了实验室墙壁发出的氡,同时也没有进行中子“比较测量”。至于实验中观察到的氚,实验用的重水中已经含有。另据4月20日的芬兰报纸报道,欧洲核研究中心研究员、原赫尔辛基工业大学校长安蒂·涅米教授认为,上周欧洲核研究中心所做的同样试验表明,有关反应是极普通的现象,试验中释放的能量并非核聚变,而很可能是气态物质的液化。他说,美国犹他大学的低温核聚变试验中缺少关键的中子测量。
芬兰国家技术研究中心从本月中开始验证美国犹他大学的结果,试验在未取得任何结果后暂时停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