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阅读
  • 0回复

严子陵钓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4-28
第8版(副刊)
专栏:山川风物

  严子陵钓台
柳雪权
严子陵钓台,坐落在浙江省桐庐县城以西十八公里的富春江北岸富春山上。她因东汉时严光曾耕钓于此而闻名。
据《后汉书》记载,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少有高名,曾与光武帝刘秀同学。至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居不出。光武帝思其贤,令人寻访。后有人奏报,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知是严光,乃备车遣使,再三召请,严光才至洛阳见帝。光武帝请他相助治理国家,并当面授予谏议大夫的高官,他不接受,仍回富春山隐居,过着耕钓生涯。唐人王贞白《题严陵钓台》诗云:“山色四时碧,溪声七里清,严陵爱此景,下视汉公卿。”说严光因酷爱富春山水,所以视爵禄如敝屣,只愿“此身长住画图中”,耕田钓鱼,终老林泉。
早在唐朝,人们仰慕严光的亮节高风,曾建有严陵祠。以后,祠宇屡经兴废。近些年,严子陵钓台由当地政府筹款,已修葺一新。在重建的严先生祠堂内,新塑的严光坐像清雅古朴,高士风度。在祠堂两侧还恢复和新建了碑廊、客星亭、清风轩、天下第十九泉、高风阁等,供游人观赏、小憩。
东台和西台是严子陵钓台的标志和特色。相传西台为宋代处士谢翱哭祭文天祥处,东台为严子陵隐居垂钓处。两大石台高约百米,耸立对峙,俯瞰江流,为富春山水的精华所在。东台西侧有一巨石平台,可坐百余人,悬挂江岸。游人登此赏景,奇险、惊心的感觉油然而生。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游览后,曾赋诗感叹“钓矶平可坐,观其恨来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