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吉林延吉市崔竹松农业生产合作社怎样打破保守思想订出增产计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4-23
第2版()
专栏:

吉林延吉市崔竹松农业生产合作社怎样打破保守思想订出增产计划
吴泰镐
编者按:订好增产计划,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展爱国增产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吉林省水稻丰产模范崔竹松领导农业生产合作社全体社员,经过民主讨论,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增产计划,打破了社员们“增产到顶”的保守思想,想出了增产的具体办法,提高了增产的信心。这个经验很值得各地劳动模范学习。现在把崔竹松农业生产合作社制订增产计划的经过和他们的增产计划介绍如下:
东北吉林省延吉市江南街崔竹松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刚从互助组发展起来的。崔竹松互助组在去年曾创造了每亩(东北亩,每亩等于一点五市亩,下同)产水稻一千二百多斤的丰产成绩,已被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奖为水稻丰产互助组。今年三月,崔竹松农业生产合作社已制订了今年每亩水稻产一千六百斤的增产计划。这一计划的制订过程是这样的:
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崔竹松参加吉林省工农兵代表大会回来以后,随即召集社员们在一起开会,讨论如何响应高岗主席关于每亩增产五升粮食的号召、如何制订增产计划等问题。当时社员们都抱着“增产办不到”的思想。如社员崔道允说:“去年增产算是增到家了;再要增产,那可办不到啦。”看到这种情况,崔竹松一方面跟社内的骨干分子讨论增产办法,一方面向群众解释说:“多上粪,再把苗床的管理工作搞好了,就可以增加产量。”但是大家还是说:“多打出几斤粮倒可以,要每亩增产五升粮,那可办不到。”经过好几天的说服教育,群众对增产仍然没有信心。崔竹松和中共支部书记金锭厚
(也是社员之一)对这问题又重新做了详细的讨论和研究。他们首先从计算去年每坪稻田的产量入手(坪是东北地区的一种计算耕地面积单位,每六尺见方的面积为一坪,每亩共有三百零二坪)。他们把去年留下的中等稻穗作为标准,检查出每个稻穗都有一百个稻粒。一兜稻子,按二十个稻穗计算(去年每兜二十二个穗),每兜稻子可以出两千个粒。如按正条式的栽法种植,每八寸见方的地方可栽一兜稻,每坪水田则可以栽五十六兜。照这样推算起来,每坪水田就可以打出十一万二千个稻粒。他们再把一部分稻粒过秤,并数出每斤稻子共有一万七千八百个稻粒。这个粒数和九兜稻子的产量大体相等。拿这个数目作为比例推算起来,每亩水田可以出谷一千八百八十多斤。除去每亩田埂所占面积三十坪,还可出谷一千六百八十多斤。接着,他们两人就召开了社员会议,把计算出来的数字和计算经过向大家作了介绍。结果,大家再不说“办不到”了。有的社员还说:“你们把每兜稻子只按二十穗计算,每穗只按一百粒计算;其实按去年的情形看来,每兜不止二十穗,每穗也不止一百粒。今年争取每亩一千六百多斤的产量一定不成问题!”于是,大家对增产五升粮都有了信心。
在大家的心里都有了个数儿以后,崔竹松又领导全体社员开始研究增产的方法。社员崔京七提出应该研究“在去年的农业生产上,那些方面还需要改进”,“要怎样才能发挥生产的潜在力量”等问题。最初,一些社员群众不知道“农业生产上的潜在力量”是什么东西;支部书记金锭厚就向他们解释说:“比如今年种地应当多上肥料,那么就要找出肥料的来源;要防旱抗旱,就要找出开拓水利的资源;从这些方面想出增产办法,就叫做发挥生产的潜在力量。再如选用优良品种,精耕细作等,都可以发挥生产的潜在力量。”经过这一解释,大家都觉得有了路子了,都提出了增产的办法。有的人说:“咱们有五、六所社员的住宅的房草已盖上十多年了;如果咱们给它换上新草,把那些陈草揭下来做成肥料,对于房主也好,对于咱们也好。”有的人说:“应该把淤在水口上的泥土挖起来,放到稻田里肥田。”有的说:“应该毁掉旧有的田埂,扩大稻田的面积。”有的说:“假如在土质好的稻田里少上肥料,土质不好的稻田里多上肥料,就是用和去年的一般多的肥料,也可以增加产量。”有的说:“元子二号稻种的产量较新京稻和改良北海道稻的产量大,今年可以都种元子二号。”这些意见引起了全体社员的热烈讨论。有的社员对种元子二号表示反对,他们说:“我们社内湿地多,元子二号在湿地里不能早熟。”于是大家又从育苗方面想出了办法,可以促进元子二号稻早熟。结果,全体社员一致同意改种元子二号。其他各种意见也得到了大家的同意。
制订了水旱田的增产计划以后,有些社员在思想上仍有不少顾虑。他们主要是考虑到今年活儿太多,怕干不过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都觉得必须正确地计算和适当地调剂劳动力。这时崔竹松等领导骨干就引导大家研究去年使用劳动力的情况。结果,发现了许多浪费劳动力的现象。如在黄烟生产上,因缺乏计划,浪费了不少的劳动力;各户各自看水田的水量,也浪费了很多的劳动力。此外如中伏、三伏等不应该休息的节日也停止了工作,端午节、中秋节休息一天就够了,但却休息了两、三天,也浪费了不少劳动力。总计起来,去年共浪费了六百四十五个工。大家又研究了今年增加积肥送粪数量所需工数、扩大重翻地面积和正条式播种面积所需的工数,以及在改进耕作法等方面所需要增加的工数。总计起来,只须比去年增加二百三十九个工。如果对劳动力有计划地调剂使用,不再浪费,劳动力不仅全部够用,还能够剩出四百零六个工。以四月到十月共七个月的劳动时间计算,就可以抽出两个整劳动力来从事副业生产。这样计算的结果,打消了群众的一切顾虑。经过七天的讨论,最后制订出了一个全体社员一致同意的增产计划。
崔竹松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增产计划
一、增产目标
(一)在水田方面:在去年每亩产量一千二百八十一斤的基础上提高到每亩一千六百斤。一百七十亩的水田总产量为二十七万二千斤,增产量为五万四千多斤。
(二)在旱田方面:四十四亩五分旱田分种黄烟十八亩、亚麻七亩、大豆四亩、青菜十五亩五分。总产量折合高粱六万五千二百六十二斤。超过市人民政府所要求的增产量四万三千一百四十斤。
(三)在副业方面:把去年在黄烟生产上和其他方面所浪费的两个劳动力投入副业生产。用社的资金七百万元买进五头小牛和四口猪。此外,除原有的八口猪外,计划再买进二十五口猪。
二、增产方法
(一)扩大耕地面积:取消五十条田埂,增加水田二亩。
(二)增加粪肥:去年种稻一百九十余亩,除上草粪人粪等共计五百二十二车外,还上了化学肥料一千五百斤。今年种稻一百七十亩,计划除上草粪、炕灰、破壁土、烂房草、烟草茎、人粪等共一千一百九十七车外,再加化学肥料两千五百斤。比去年多上粪肥土肥等六百七十五车,化学肥一千斤。
(三)种优良品种:去年种的是“元子二号”
“新京稻”“改良北海道”和“早霜代”等品种,今年除二十二亩二分地里种“早霜代”以外其余全部种高产量的“元子二号”。
(四)改进苗床管理法:去年苗床因管理不善,二百四十多坪苗床中,有一百多坪苗床的苗长得过高,影响了产量。今年温床一百八十坪,干种苗一百四十坪,都在清明节下种,冷床在谷雨节下种。并按照温床、冷床、干种苗的次序提前一个节期插秧。克服稻苗长得过高的缺点。并安置苗床防风设备,保证秧苗不致因受风灾而损失。
(五)实行深耕细作:(1)去年在百分之五十二点四的土地面积上实行三寸深的重翻地;今年要在百分之八十的面积上实行三寸到四寸深的重翻地。(2)去年在百分之七十五的面积上实行了正条式插秧;今年在百分之八十七的面积上实行八寸见方的正条式插秧。(3)在除草方面去年用除草机除两次,用手薅两次;今年要增加除草机除草一次。此外今年要在三亩三分的水田里试验实行“三角栽种法”并用十亩地作为“采种圃”,保证明年的种子达到百分之百的纯度。
三、保证条件
(一)和党、政领导机关取得密切联系,加强领导。及时解决社内所发生的一切问题。每月召开一次社员大会,总结工作,提出下期奋斗目标。每十天召开社务管理委员会一次,检查督促计划的实现。
(二)加强政治、时事、文化学习,四十岁以上的男女社员都参加读报组,四十岁以下的成年社员则参加农民学校。对全体社员经常进行前途教育,使社员进一步养成集体主义精神。
(三)和供销合作社保持密切联系,以便及时供给社员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四)进行劳动力的合理调剂,加强分工分业,提高劳动效率。
(五)重视妇女劳动力,按季节生产的需要设置临时托儿所,以提高妇女们的劳动效率。
(六)做好防旱抗旱的准备工作。为了防止春旱,在两个池边修堤防,开辟了十五亩地的水源(业已完成)。在苗床旁边修理两座自来水井,可以防止任何旱灾。
(七)重新订立爱国公约,并提出增产竞赛条件,展开社内社外的增产竞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