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散文的新走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03
第8版(副刊)
专栏:

  散文的新走向
柯灵
十年来,散文和杂文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杂文,明显地超越三十年代的一般水平。中国作协首届全国散文、杂文评奖和研讨会的举行,是对这一文体的写作者和爱好者雪中送炭,一种极大的鼓舞。
但同时出现了一个极大的矛盾:由于出版事业陷入空前的困境,散文和杂文结集出版的机会,目前几等于零。
最根本的问题,是使散文和杂文走出狭巷,扩大自己的影响,在读者中更深地扎根,更枝荣叶茂地滋长。五四运动七十年了,新文学始终回旋在知识阶层和文学爱好者中间。鲁迅小说的读者远不如张恨水的多,就是明证。散文和杂文比小说的读者更少,是个确定不移的事实。这种局面必须突破。
是不是散文和杂文这种文体特别不惹人喜欢?看来不能下这个结论。证据之一,散文历来是中国传统中最流行的文体,源远流长。证据之二,鲁迅的杂文影响巨大深远,梁实秋的散文《雅舍小品》,在台湾这一海岛上,四十年来脍炙人口,已重版数十次;龙应台的批评集轰动一时,掀起席卷海内外的龙卷风。证据之三,中国报纸副刊的传统,特别是过去消闲性的小报,香港报纸盈篇累牍、各色各样的副刊,更可以说是清一色的散文和杂文的世界(包括随笔、小品等等),成为一般读者、三教九流的日常精神食粮。
而我们的散文创作,几乎成了孤芳自赏的“书斋文学”;杂文较为贴近社会,但读者的圈子同样狭小。作家应当耐得住寂寞,特别是在公开呼唤文学商品化、作家商人化的时代。但作家辛苦经营的结果,竟成为咄咄书空的独白,无声无息,却是另一种令人难堪的寂寞。任何纯正的文学作品,都发自个人的深心,但一旦成为作品,却不能不关心外界的反应。不能设想,作家不为读者而写作;恰好相反,作家不应当满足于少数的文字知己,应当追求众多的读者,广泛的共鸣。
散文必须打破自我封闭的心理,走向十字街头,和广大的读者共忧乐、共休戚、共呼吸,努力开辟一条宽阔的心灵通道。
必须抛弃一切自恃清高、自我陶醉、自作多情、顾影自怜、作茧自缚的狭隘趣味,走向自由活泼、生气洋溢、千变万化、不拘一格、多姿多彩的天地。
要向晦涩告别,向虚伪告别,向枯燥无味告别,向洋腔怪调、扭捏作态告别;要使笔墨有最强大的表现力和吸引力,既透明,又含蓄,经得起咀嚼。
要有批评精神,也要能陶冶心灵,能怡情悦性,因为这是生活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把峨冠博带的作家架子放下来,要尽力避免媚悦低级趣味,谨防自趋堕落。
长期形成的散文、杂文观念老化了,应该迅速进入改造和观念更新的时代!
        1989·4·22日,于无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