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国产化装备也能取胜——大连石化公司技术改造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06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国产化装备也能取胜
——大连石化公司技术改造述评
本报记者 段心强
论创汇,每年近3亿美元,是大户;
数引进,没从国外买一套完整的装备。
大连石化公司就是利用国产化的装备生产出61种出口产品,在国际上赢得信誉。
    苦乐之间
国门打开,大连石化公司领导人往外一瞧,一双眼睛变成“O”型:差这么多?!耗能为人家的二倍,产品却落后几代。
他们不服气,要竞争,而且想借引进设备走一条捷径,可遇到的是“顶门炮”。为了提高汽油标号,他们建一套“重整”装置,从联邦德国进口氢压机。开始运转得不错,可好景不长,接二连三出故障,需换零部件。国内没有,到国外去买。多花路费还在其次,意外的是这种机器已经淘汰,连生产厂都找不到。
重渣油催化裂化是炼油行业“五朵金花”中的一朵,能使低档的重渣油变成高档燃料。他们花掉500多万美元,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买来设备组装,号称“八国联军”。但因“消化”不良,试车中“肠梗阻”,重渣油不但没“升级”,反而有的成了废品……
困惑逼出志气和智慧,大连石化公司科技人员调查了国外的炼油现状与国内的炼油设备生产条件,群策群力,走自己的路子赶上去!他们从设计改造润滑油生产的全套装置开始:设备,绝大部分用国产的;少数国内没有,国外确实先进,就买来消化、改制。生产出的润滑油的基础油,通过了莫比尔等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的鉴定,国际市场给开了“绿灯”。
他们还和国内一些厂家合作,自己设计、改造一整套催化裂化装置,一次试车成功……
    集精汇萃
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对比中外的机械生产,升华出一个以劣创优的办法。就一个个机械厂说,水平不算高,但组成“联队”就可参与“国际比赛”。原有的丙烷脱沥青装置工艺不太先进,他们决定“动大手术”,这需要上百台设备。他们在全国调查研究,对各家工厂生产的同类产品进行比较、鉴定、精选。除三台增压泵从日本引进外,其他设备全部国内生产。……几十家企业“大合唱”十分成功。改造后每加工一吨原油的耗能下降到34万大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光亮油质量好,获得国家金牌。
大连石化公司还注意采用国内外的科研成果。特别注意把国内的科研成果及时应用到生产上。例如他们生产的食品蜡,经280℃的加氢处理,使致癌物质分解度达到国际水平。美国石蜡协会主席D·S·布郎带着怀疑的心理鉴定大连石化公司生产的散装食品蜡。当电子计算机上显示的一个个数据不比美国的差时,这位求实的科学家脸上露出笑容,当场拍板定论:“质量为上乘”。于是,这种散装食品蜡便进入美国市场;不久,畅销世界各地……
    中西嫁接
国产化不是国粹化。大连石化公司坚持在技术改造中以国产设备为主,但不护短、迁就。有些单机国产的就是不如国外的,就坚决引进,与国产设备搞好“嫁接”,协调生产。
白土精制过滤,高温达到150℃,过去使用的板框过滤机,手工操作,不仅过滤效果差,而且劳动强度大,又脏又累,职工都不愿意在这里干。副总工程师秦立新在日本考察时见到人家处理粪便使用一种过滤机,由机械手操作,准确而又及时。回国后立即向厂领导汇报,当即拍板,决定引进来。
                       
在通过技术改造创造出优质产品的同时,他们花很大力气组织产品出口创汇。今天站在厂区后面的山头上,细心看就会发现,靠近公司的海面少了一块,这是开山填的50万平方米的新厂区;一条钢铁水泥铸成的“手臂”向大海里延伸,这是新建的出口码头!
炼油深加工的6套新装置正在填海造出的新区拔地而起!
不久的将来,码头上的6个5000到5万吨的泊位投用,将有越来越多的航船,从这里乘风破浪,驶向海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