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文物专家”的真面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4-24
第3版()
专栏:

“文物专家”的真面目
向达
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有各种各样,其中一种就是专家思想。
“学会数理化,谁来也不怕”。这种想法算是最普通的了。学科学的人因此常有“我是一个专家,你们需要我,我就是这样,你们其奈我何!”的荒谬表示。
过去的社会里,私有的财产高于一切。国家设立学校,也是“大门大大开,无钱莫进来。”受教育既然成为地主资产阶级的特权,于是知识也成为地主资产阶级的专利。就拿图书馆学中的版本学和中国艺术中的书画鉴定两项来说吧。中国是印刷术发明最早的国家,唐宋以来开始木版刻书,精美异常。这些宋、元、明、清刻印的善本书籍,因为流传日少,逐渐转到帝王、官僚、地主的手里,成为他们的装饰品。藏书家如明朝的天一阁、清朝的海源阁、皕宋楼、嘉业堂的主人,都是官僚出身;汲古阁、述古堂、士礼居、八千卷楼、铁琴铜剑楼的主人,都是地主出身。至于清朝皇帝的天禄琳琅,那更是集历代之大成了。书画的收藏,和善本书籍一样,也是集中到帝王、官僚、地主的手里。
图书书画既然都为帝王官僚地主所垄断,所以这些人有最好的机会去欣赏、作比较研究。于是专精版本和能鉴别书画的人,过去如非官僚地主,就是和官僚地主有密切关系的人,像幕僚清客之流。明清两代的项子京、孙承泽、黄丕烈、顾千里诸人,正可以说明此点。这些旧式专家,单凭着垄断材料,见多识广,真假好坏,几于一望而知;此之谓望气派。
近几十年来,帝王垮了,新起一批资本家和买办,他们积聚了资本,作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的买卖。他们的目光也转到善本书和书画方面。物聚于所好,于是藏书家和书画收藏家中,又添上了资本家和买办一流人物。一方面附庸风雅,一方面也无妨以此为清高的买卖,甚至于替帝国主义作掮客。满身铜臭的人,总喜欢用书香来掩盖他的腐朽;历观中外,无不皆然。在这时期,我们虽然也兴办了一些图书馆和博物馆,所收藏的不过是官僚、地主、资本家和买办吐出来的一点剩余,精美之品仍然散存在私人的手里。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反映在文化上面的一个典型例子。
非官僚、地主、资本家、买办出身的人,要想成为一个版本学家或书画鉴赏家,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材料分散各处,垄断在私人手里;藏在公家图书馆博物馆里的,不讲关系,也是看不到的。因此搞版本搞书画的,总得靠近这些人,以及这些人所构成的阀。并且还要有耐心,积累长期的经验,仔细揣摩,才能有所成就。他们完全用的是手工业方式,没有课本,没有老师,靠聪明机伶,偷几手就得几手。所以这种专家的养成,一来就得一二十年。
他们一生所交往的,既是官僚、地主、资本家、买办、学阀,以及刁滑的书商和古董商人,所干的也就是巧取、豪夺、欺骗、偷盗等等投机取巧的买卖。他们自私自利;秘密技术,什么都留一手;得到一点新材料,秘不示人;私尔忘公;只看见个人的利益,不看见人民的利益。最后发展到垄断一切材料,一心只想成为“老子天下第一!”解放后一位版本专家口口声声日日夜夜地在那里算计,今年预备“解放”某人收藏,明年又预备“解放”某人收藏。他所谓“解放”,就是变相的垄断,因为都
“解”到他那里去了。
我把这种专家称之为“文物专家”。他们以“专家”或“行家”的身分,盘据在图书馆博物馆以及其他文物机关里面。有的本身行迳就是“文化商人”,有的就是资本家派进来的“坐探”。因为有了这批“文化商人”和“坐探”,作了奸商的桥梁,于是国家的图书馆和博物馆竟成为奸商的仓库,而那些专家们无形中也就成为奸商们的仓库主任。他们有的用抽梁换柱的办法,把旧抄本换成新抄本,把旧版精印换成别本或后印。并且大量偷盗,发展成为集团行动,分工、合作、运输、经济,部勒井然,组织严密。同外面的奸商以及帝国主义的代理人,里应外合,互通声气。其肆无忌惮竟至于由这些“专家”或“行家”们将文物大批地偷盗出去,然后又部分地经过他们的选择和鉴定,花了重价,仍然回到老家。而帝国主义代理人也在那里照着目录,按图索骥。于是走洋庄成为旧书业和文物业的致富之道。几十年来,国家的图书文物就是这样地为那些“专家”们所侵蚀,给人民、给祖国的文化带来了数不清的损失和灾害。
经过伟大的“三反”运动,把这些专家的原形都照出来了。其实就是“文化商人”,就是“坐探”。而行为之恶劣狡诈,和奸商也并不相上下。他们是人民是祖国文化的罪人。人民对于这些分子是够宽大的了,只要他们能彻底坦白,革面洗心,从新作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民是允许他们回到自己的队伍里来的。
但是有些人的看法却不一样。一种人就是那些“专家”自己。他们自以为他们是专家,花了好几十年的工夫,才学会一套本事。因此自居于特殊人物,以为人民不应该过分地为难他们。比如说交代问题吧,交代一点就可以了,穷追未免太难堪了。我就见到这样的一个专家,他说:“我同某某都是花了二三十年的工夫各人学有专长。我们像一把刀,将来人民还要不要我们这把刀?”说时气势汹汹,好像一肚子委屈,其实呢,他偷盗国家文物,已积数十年之经验。还有一种好心肠的人,以为像这些专家们,的确是学有专长,现在不容易找人,不如马虎一点吧。
我们以为上面的两种看法都是不对的。人民的眼睛看得很清楚:如其将刀把交给人民,那怕是裁纸小刀,人民都很爱惜的。如其刀把不肯交给人民,仍然抓在自己手里,一有机会还要伤人;那怕就是太阿宝剑,也要把它夺过来,甚至于消灭它。我们爱惜专家,爱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专家,而不是爱惜危害人民的专家。过去的专家,像版本家和书画鉴别专家,是花了很大的工夫才能养成的。所以要花这样长的工夫,是因为材料都垄断在私人的手里,并不集中,也不公开,研究比较困难。在新社会里,消灭了垄断的现象,善本图书历代有名书画都应归诸国家,集中管理。这时候不仅比较研究来得容易,并且还可以借科学仪器如显微镜紫外光以及化学分析,来鉴定纸张、组织、颜色成分、求得科学的根据,一面使之成为真正的科学,批判掉望气派的假科学;一面可以将培养一个专家的时间大大地缩短,以往要花十年二十年的,现在也许三五年就够了。
像上面所举“专家”自己的看法,那是极端丑恶和无耻的,如果不彻底改造,他们就将自绝于人民;我们也不会受他们的要挟。但对于一切愿意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为人民服务的专家,人民都将表示欢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