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我国耕地锐减势头扭转 去年开发耕地300多万亩增大于占:可喜 局部地区盲目开荒危及生态环境:堪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09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耕地锐减势头扭转
去年开发耕地300多万亩增大于占:可喜
局部地区盲目开荒危及生态环境:堪忧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记者蒲立业)我国耕地连续几年占用大于新增的势头已开始扭转,一项统计显示,去年全国共新开发农用地500多万亩,其中耕地300多万亩,“七五”以来首次超过了当年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数量。
国家土地管理局介绍,在人均耕地不足二亩的我国,农业耕地前些年耗损惊人,每年因自然灾害、农业结构调整和非农业建设用地损失达1000万亩以上,其中非农建设占地占相当部分,且势头日益严重。有专家据此发出警告,如不强化土地管理并及时造地弥补正常损失,人口与耕地的反向发展将使我国面临生存之忧。
“向荒山荒滩要土地,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最宝贵的财富。”各地政府去年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山东省泰安市规定单户承包开发土地,承包期一定20年至30年不变,集体开发承包期15年至20年不变。今年大批民工返乡归村,羞于跟父老乡亲争地,也纷纷汇入造地大军,使各地近几年掀起的土地开发热潮愈见高涨。
但开荒热中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盲目开垦苗头。据记者了解,今年南方一些山多水多土地少的地区,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资金,“向山海要粮”,致使生态环境日渐恶化。对此,不少生态学家慨叹:粮少了开荒,开荒过头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地力下降,万不可再重蹈这种恶性循环了!
专家们认为,垦荒造地务必要因地制宜,尊重科学,一些地方与其冒着危及生态之险耗费巨资垦荒造田,不如爱土如命,在稳定现有耕地面积,提高地力,增加土地产出率上多下功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